
第三届“讲好山东故事”征文大赛 征稿时间:2019年8月10日至2019年10月26日
一、大赛主旨 2019年是伟大祖国70华诞,第三届“讲好山东故事“活动将以文学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山东省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蝶变历程,生动展示齐鲁大地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展现“好客山东”五岳之首大海之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整体形象,向世界讲好山东故事,弘扬齐鲁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展现新时代“好客山东”的新风貌,并通过增强省内外、海外山东人的根脉和故土情怀,唤起情感和文化认同,产生对山东旅游目的地的强烈审美向往,让齐鲁文化和沂蒙精神根植山东亿万父老的心中,感染14亿华夏儿女,影响60亿地球人。谨此向共和国70华诞献礼。
二、本届特色 2019年“讲好山东故事”活动将在第一届、第二届讲好山东故事”征文大赛获得圆满成功基础上,增加向共和国70华诞献礼的四个邀约: (一)邀约知名媒体人讲好山东故事 如果您是记者、编辑或媒体工作者,请以媒体人独特的视角讲述好客山东故事,共同将好客山东故事向世界传播。 (二)邀约知名作家讲好山东故事 期待作家朋友们以作家的专业笔触,将广袤齐鲁大地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地域文化以及新时代的社会风貌,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生发,打造特色文学智库。 (三)邀约共和国同龄人讲好山东故事 与共和国同龄的山东同乡或在山东生活、居留过对齐鲁大地充满感情的朋友们,欢迎讲述你们的亲身经历、见闻,以纪实的笔触记录70年来齐鲁大地的社会变迁、尤其是在日益强大的祖国羽翼下的普通人的人生芳华和精彩绝伦的山东故事。 (四)邀约省外、海外山东人讲好山东故事 省外、海外的山东同乡或在山东生活、居留过,对山东充满感情的朋友们,请以“乡愁”为心灵的钥匙,用沉淀多年的“乡情”丰富岁月的年轮,把你们记忆中的山东故事激活,世界的耳朵都在等待聆听您讲述那些故乡事。让讲好山东故事成为联接全球山东人文化认同的基因和情感共鸣的纽带。
三、大赛主题 讲好客山东故事,守齐鲁文化根脉,庆祖国70华诞。 讲述齐风鲁韵故事,敞开山东文旅魅力。 激活齐鲁文化之魂,守护华夏文明之根。 四、大赛内容 主题要求: 题材必须取材于山东,可围绕山东各地的文化符号,以富有地域特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民俗为创作内容,体现齐鲁大地“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好学的、好买的”。 (1)讲好山东故事。反映山东人的故事或发生在山东大地的故事,重点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齐鲁大地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地域文化或新时代风貌、旅游见闻等,鼓励创作能展示山东的地域特色、展现地方文化精髓、为山东各地旅游规划建设提供地域文化元素和艺术构思素材的作品。 (2)弘扬齐鲁文化。深入挖掘山东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征集挖掘、阐发、展现齐鲁文化主体精神的优秀作品,鼓励创作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具有深厚齐鲁文化底蕴,彰显齐鲁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欢迎儒学、国学、齐鲁文化的爱好者、研究者积极参与,讲好齐鲁文化,守护中华文化根脉,为发展我省研学旅游、培育中华优秀文化旅游带做好文化奠基。 (3)传承红色基因。以山东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征集以展现红色文化内涵、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将感天动地的沂蒙精神、永不褪色的爱国精神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续发扬光大。欢迎共和国同龄人、健在的老战士或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见证人积极参与,讲好红色故事,彰显红色力量,留下红色记忆,激励爱国情怀。为山东各地深入开发红色研学旅游项目积累沉淀内容素材。 思想要求:内容健康向上,格调清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裁要求:散文、诗歌、小说故事均可,散文、诗歌要求突出文学特色、语言美感,具有打动人的情感力量;小说故事要求文学性强,故事丰富饱满,兼顾大众性和艺术性; 作品要求:有一定的文学性,能够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底蕴;具备较强的人文情感、趣味性、可读性,能够引人入胜;活泼风趣,富有时代感,使读者在阅读中增强对山东旅游目的地的体验,充分发挥文化营销旅游目的地功能 篇幅要求:散文800-3000字,小说故事2500-80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五、奖项设置 奖金或同等价值的奖品总计11.25万元。(均为税前数额) (1)成人组(体裁不限):奖金人民币8.6万或等值奖品 ●一等奖3名,1万元; ●二等奖5名,5000元; ●三等奖8名,2000元; ●优秀奖30名,500元。 (2)校园新人奖(不分体裁类别):1.35万元或同等价值的奖品:对优秀大学生征文进行奖励 ●一等奖1名,5000元; ●二等奖2名,2000元; ●三等奖3名,500元; ●优秀奖30名,100元。 (3)Z佳人气奖(1000元或同等价值的奖品):根据网络投票选出网络人气前十名,奖励每人1000元人民币或同等价值的奖品,以及获奖证书。 (4)Z佳传播奖(300元或同等价值的奖品):选出朗诵质量好、数量多的朗诵者十名,给予每人300元现金奖励或等值奖品,以及获奖证书。 (5)Z佳组织奖10家(只颁发证书) (6)特别贡献奖3个(只颁发证书) 六、征稿对象 海内外作家、学者、学生以及所有文学、文化爱好者。 (1)成人组:非学生身份的国内作者,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 (2)校园组:省内外高校大学生 七、征稿时间 2019年8月10日至2019年10月26日。 作品以word格式提交,并在作品开头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或学校、职业或专业、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投稿邮箱:sdhdctwh@sina.com
咨询电话15866778763 八、有关说明 1、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发表的原创作品,参赛者能够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大赛组委会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著作权、版权、知识产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大赛组委会保留取消相关作者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 2、参赛作者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此信息将作为作品著作权归属及活动奖励的依据。因资料不准确、不完整引起的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3、严禁一稿多投。在此次大赛结束前,参赛作品不可未经主办方同意独自或结集在纸质媒体上发表或出版,不可在大赛指定网站以外的其他网络媒体上发表五分之一以上的内容,也不可参加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学大赛或类似征文活动。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组委会保留追究的权利。 4、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不退稿,大赛组委会对所有入选作品,享有在(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展示、媒体发表、出版书籍等)微信平台、书刊、微博、网站、宣传片等相关宣传活动中的永久使用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5、大赛组委会对本次大赛拥有Z终解释权。参赛作者均视为同意本次大赛规则及其他参赛要求。 6、参赛作品由承办方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负责收集。 7、作品展示平台: 大众网、消费日报网 九、评审方式 初评(2019年11月1日-11月7日):投票截止时间为10月30日,根据参赛组别按照网络(阅读量+投票)占20%+初评委评审80%进行评审,从初评中选出成人组作品的前46篇作品、学生组前36篇作品参与决赛。 终评(2019年11月8日—11月18日):对初评入围作品终审,评出获奖奖项。 A、文学专家: ●李掖平(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负责人,影视创研基地负责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山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第八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委;中国文化部和编译局文学专委会委员;山东省首批高端智库岗位专家) ●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山大文学院教授、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B、民俗专家 ●刘德龙(曾任山东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员会主任,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山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 C、美学专家: ●仪平策(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人民政府参事;民盟省委原巡视员)
六、媒体宣传 全媒体矩阵:光明网、人民日报社、中新社、新华社、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齐鲁壹点、齐鲁网、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商报、中国山东网、腾讯、网易、今日头条、中宏网、消费日报、中国旅游报等。 大赛官网及投票平台:大众网
十、大赛流程 征稿时间:2019年8月10日至2019年10月26日 展示投票:2019年8月20日-2019年10月30 初评:2019年11月1日-11月7日 终评:2019年11月8日—11月18日 颁奖:2019年12月中上旬
十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协办单位:山东省作协、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山东省演讲学会、澳洲山东同乡总会、法国山东商会、德国山东同乡会、加拿大齐鲁同乡会、美国北加州山东同乡会 支持单位:致公党山东省委
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报名联系方式: 征稿时间 2019年8月10日至2019年10月26日。 作品以word格式提交,并在作品开头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或学校、职业或专业、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投稿邮箱:sdhdctwh@sina.com 咨询电话158667787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