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瞳孔 新视界
心是灵之眼,眼是心之窗。视野不能到的地方,双脚却能引导你的方向。
——题记
追求自由的灵魂无法固守一寸土地,充满勇气的心不愿错过风景,所以不变的瞳孔注定要伴着双脚的行进更新所见风景。从北京到武汉,不只是荫荫绿树替代红墙绿瓦,也有平静内心换下喧嚣浮华,多彩感悟代替单调贫乏。一次简短旅行,让新的感悟赶走旧的体验,让新的画面充实旧的双眼,世界未变,“视界”却远非从前。
为什么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因为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真实发生你身边的事情更有说服力,也没有什么文字可以比眼前活跃的画面更能震撼到你。亲眼看到的,就是你真实可以相信的。
初到武汉的时候,我真为汉口火车站的典雅之美流连驻足,也为长江大桥的壮观赞叹不已,更为了那密密挨挨的摩天大楼而感惊奇。阳光灿烂的时候,走在热闹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四面八方的车辆川流不息;走进富丽堂皇的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勾勒新时代华丽的蓝图,珠光宝气尽显人们的生活品质。入夜,高楼大厦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灿烂堪比雨后美丽的彩虹,直入天际的楼宇就像腾飞而起的巨龙。在游人的眼里,或许繁荣与美好就是武汉这座城市唯一的内容,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梦已经在这里变成了人们不需再盼望的现实图景。可是,这一切都似乎太过美好,美得有些虚幻,让人不敢相信。而我的旅程也在这样的疑惑与迷茫中继续。
傍晚时分,太阳西落渐渐将光芒收敛,蒸烤于小火炉中的焦躁也慢慢褪去。我和同伴攀过黄鹤楼之后步行着去长春观,却意外看见了城市繁华背后的另一面。走完长长的林荫道,左转就到了一条稍微安静一些的街道,街道上每隔不多远就会有一条长椅可供行人休息,长椅的两端是点缀的小花台,想必行路疲倦停留休息时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体验,我想。然而,或许,不是这样。对于一些长期要待在那儿的人来说,那条长椅也许就是一个久栖之地,一个没有任何情感依恋,却又意义非凡的歇息之地。他们带着一身力气来到城市的民工,或许是主动背井离乡寻找机会,或许是失了土地,不得不选择远行求生。一块纸板,写上自己的技术——水泥工,泥瓦匠或是其他什么,自信点儿的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期望待遇,然后,所有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而已。等待着有“包工头”来挑挑拣拣,选中自己……有的人还在坐着,眼中充满期待,期待着有人可以给他未来。有的人已经选择就这样躺下,或许就在长椅上将就一下,下一个天亮或许就有希望。黄胶鞋,蓝布衣,两手茧和一门手艺,这就是他们所能拥有的全部东西。我想,他们面对城市的繁荣,定不像我们外乡人那样激动,因为假期给别人带去了闲暇和愉悦,然而热闹时别人的,他们得到的,只是多余的“休息”,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也只有将就这一条长椅。时光给很多人带来成长,却只让他们在岁月里苍老,任凭繁重劳动在身上留下痕迹,在脸上爬满皱纹……
很多时候,我们太愿意去相信一切都是美的样子,因为这样可以麻痹自己,因为这样会让自己充满信心,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相信还有太多希望。但是,无论怎样,一叶障目,泰山仍在!我们必须要知道的现实就是,那些繁荣是真的,可那些困窘也是真的;有人正锦衣玉食高枕无忧,也有人正衣食无着居无定所。全民的幸福大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后记:
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可是旅行中的画面却不会被风吹走。当我缓缓写下回顾的文字之时,那一双双似饱含希望,又似充满绝望的眼睛始终盯着那个小小的牌子;那一张张脸上的沧桑也在我心间流淌。我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忘,在社会普遍向好的同时,也有人正挣扎着撑下去,想要勉强度过一个个困境。我知道自己再也无法自私地只考虑自己而忽略了身边还有太多苦难不容乐观!
张开双眼,新的世界已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