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
有时候经常觉得自己真的是挺能耐得住寂寞的一直以来,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窝在宿舍,做完功课,要么窝在床上背着床板,要么一边背着床板一边看着手机,要么盯着14寸的电脑屏幕。但是身边的人却一致认为我是极度的自闭,说我在室内永远感受不到永远感受不到外部世界带给你的温暖。电视和电影里面讲的不是这样的呀!无论如何,人生还是要尝试一下不一样的东西吧。
一直想做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子,尽量不接触外界的烦恼,安静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哪知自己并不是一个人,也想做到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坦荡,无奈却没有他豁达超然的胸襟。一直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不去接触外物,这大概也是一种病态吧。
一出门,阴暗的天气是我的心乱糟糟的,但是心里面的感觉却和在房间里面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并不是因为我害怕雨水会淋湿我的裙角,而是我害怕别人一样的眼光刺痛我的心。
我走进屋内,里面坐了一个中年男人,了解到了我的大致信息后,问我学的东西里面最擅长的是什么,我看着他,愣了几秒,摇了摇头。他笑了笑,没关系,接触的多了,你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了。跟着他,来到另一个室内,里面每个办公桌上都坐了人。大家彼此介绍过之后,学姐问我到底想学什么,我说不知道,我想出来锻炼锻炼,她说哦没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我就是这大多数人。她拿起相机,叫着我下午和他一起出去拍摄,我说好。
我们来到一个大会场,里面寥寥几人。我跟着她,她架好机位,让我过去,不一会儿,她找好了最佳位置,让我看了看,我点了点头。她说这些东西其实都不是很难得,指了指坐在第一排和身边美女聊天的学长,说他是他们中最厉害的一个人,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以后多跟着他接触,多跟他学习,他知道的东西,哪怕你能学到一点皮毛那也是好的。我看着他,内心无比激动,那感觉就像是在现实生活中看待了自己的偶像一样,感觉他周围被镀上了光。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绝对相信。自那天起我踏出了自己的房间,步入到了其他人的生活中。但我始终不明白,现实中的交往和屏幕中的交往有什么区别。暑假到了,我决定不回家。
这是,我已经能和学长聊上了几句话了,他所知道的,都愿意交给我,我也很勤奋的学,不知不觉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欣喜若狂,开始不断地深入了解。傍晚,感觉腹部刺痛,我看了看外面,此时天已经黑了。强忍着疼痛,上床躺了下来。不知道睡了多久,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自己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看了看周围,穿着白色衣服的人走了过来,摸了摸我的额头,说没事了,输完吊瓶就可以回去了。我想这是在医院啊,谁送我来的,为什么完全没有意识呢。学长提着一大袋零食的走了进来,问我旁边的学姐,医生怎么说,没事,退烧了,打完吊瓶就可以回去了。学长点了点头,走了出去。那几天,只能喝粥,学姐学长陪着我喝粥,等我病好了,感觉他们俩都瘦了一圈。我心里面很不是滋味,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好好的跟着他们学习,对他们好。
在暑假的后半个月,我回家了。因为家和学校隔得很远,所以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和他们告别后,我怀着欢快的心情回到了家。
半个月一晃而过,当我再回到学校的时候,给学姐学长打电话,他们离校了,去了更好的地方发展。看着从家乡带来的特产,我哭了。我走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跟我说他们要离开,我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走了,连告别的机会他们也没有给我。
虽然他们悄无声息地走了,我对他们仍然是感激,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已经存在于彼此的世界里了。从此,我与另外两座城市有了联系,我们还是会在网上聊天,这都是真真正正存在着的友情。
新学期开始了,我不再是那个整天呆在自己狭小空间里面的那个我了,整天窝在自己的世界也许一开始就是一个消极的人生态度,要勇敢地走出去,想要了解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变得更加亲密,你就得走出去,最直接的方法是和城市里面的人发生关系。外面的世界很多的无奈,但是你会看到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