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瞳孔中的人性
作者:李静菲   学校: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阅读量:443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瞳孔中的人性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 扬雄

古人常说,望天下之大同,故作礼运大同篇。今人言,望社会之和谐,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希望""能长存人们内心,但由于各种原因,却未能如愿以偿。其实,""是那么的容易,那么的能够成举手之劳。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强行时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等等。

瞳孔中的公交

公交,意在行人之方便,但却成为一些人逃避善,拒绝善的栖息地。夏天到了,气温渐渐的回升了,这天的天气异常的燥热,让人烦闷,由于是周末公交车上的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躁动,挤来挤去的车厢中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都是紧紧皱起的眉头,以及咒骂的语言,空气似乎都凝固了。站到了,远远的看去,站台上的老人正急切的等待着公交车的到来,终于车来了,但因为车上这么多的人司机也不好停下来,于是他发动了车,要开走了,此时,我惊讶了,老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纵身一跳,便站到了车的前方,被吓到的司机一个急刹车全车的人都倒了,于是车厢中的空气中充满了辱骂。经过十几分钟的交涉,司机同意了老人上车,车走的路并不是很平坦,所以车子摇摇晃晃,而那位老人却紧紧握着旁边的扶手,我看到的不是埋怨,而是一种坚决,一种信念。

突然的一个刹车,终于,老人的手离开了扶手,一个颤抖,整个人都倒在了地上,艰难的想要爬起来,但是由于车厢中的人实在太多,爬起来却成了一种艰难,旁边的人,都以异样的,嘲笑的眼神看着老人,却并没有一个人伸出自己的手拉他一把。坐在最后的我,实在是忍受不了这种了,因为自己坐的远,想要穿过人海从车厢的最后面到达最前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我大声说道:谁扶一下这个老人,但是并没有人理我,"难道你们没有老的那一刻吗,如果现在躺在地上的人是你们自己,而你们也受到了这样类似的看待,你们的内心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经历最不幸的那一瞬间,我们为什么不能为我们将来做一些贡献呢?你们难道没有看到老人眼中的无奈与渴望吗?"这时,所有人沉默了,司机也开始说话了,终于有人伸出了援手。

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在老的时候和车厢中的老人一样的待遇的话,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素质,讲文明,有人性的人。

瞳孔中的车旁

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素质却下降了,""本是我们所弘扬的东西,但在一些人的眼里,他们却利用人性中的善去做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最近,碰瓷的现象频道发生,好好的车旁,随便的一个动作,竟然敲诈到了几千甚至几万元,他们利用被骗者不想惹事,不忍的心好好的获利了一把。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优良传统在当今这样的社会中却成为了人们获利的工具。马路上,老人摔倒了,马路对面的小孩二话没说冲过去把老人扶起来,没有想到,原本是一件好事,在这里却成了坏事,老人的无理取闹引来了路人的围观,而小孩却受到了路人的指责与白眼。试想,这些路人在没有经过核实的情况下随便污蔑一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孩子眼中那种无助谁又能懂。路人的围观引来了警察的注意,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调取了街边的摄像,才把一切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还了小孩的清白,才没有让一颗纯净的心灵能上一层灰。

试问,人心,人性,何必如此呢?

我们从小被教育"",但是真正的善是什么?善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完好圆满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满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残缺不完好)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我们无法做到古人这样哲学性质的善,但最起码做好自己的同时能够像别人伸出自己的援手也是善的体现,就算不能这样,我们也不要用他人的善来作为自己获利的一种途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