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先正心,律人先律己
对于这一话题,本人不敢多言,在此,仅把我个人一点肤浅的看法与理解陈述于此,旨在交流与讨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一直关于上述的话题,我早就有写些什么的冲动,但时过境迁,却总是无从开口,归其原因,怕自己说的不好,别人也看得糊涂,更怕自己学识浅陋。但今日,终还是下定决心,因为不吐不快,那种“骨鲠在喉”的感觉,着实不利于身心健康和领会社会和谐之要领。
那就请允许我先从“修身先正心”说起吧!说到修身,大家都能够想到二千多年前的一句古话,那就是《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大意是一个人要想完成他的宏图大志,必须要先进行自我修养,只有完善自我修养,家庭工作与事业才能整顿有序,进而才能具备完成宏图大志坚实的基础。那么何谓“正心”呢?就是要端正思想态度,保持正确良好的心态,在对待生活、工作与事业的时候,做饭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任何时候意愿的出发点都抛开一切“主观自我的口语”,都要从客观、务实、公平、公正的这一角度出发。如此,再经过长时间自我反省、体察,身心修养、德行就自然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
再谈“律人先律己”,这应该是多数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但这,也是一个多数人都是“律他”而不“律己”的问题,咱们先不谈别的,就谈自己,假如你审视自己,你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有的时候,自己要求别人做的,放在自己的身上,却往往做不到,但却还是一味的要求别人去做,甚至还有些不管不顾的架势,既听不得别人的呼声,也不在意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咱们再说身边的环境,你会发现有些制定措施和规则的人,在制定措施和规则的时候,仅只凭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喜好与意愿,而且,在措施和规则执行的实际工作中,他人对此有什么样的呼声,执行起来具体会发生的各种情况都不管不顾,只是一味的执行到底,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先实行起来再说,有问题再解决。
一切都实行上述所说,改革的力度不可不谓之为强,挑战的勇气不可不谓之为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真空,当然身边也存在一种声音,你说东走,大家都说东走,你说西走,大家都说西走,个人的成就感会因此无限膨胀,自我感觉也更是一切良好,这样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也就难了,长此以往,失了必要的氧分,失了存在的基础,失了前进的方向,“好事”到最后怕也成了坏事。
就上所说的两者而言,不难看出都是一个“态度”问题,都是一个“心正不正”的问题,心不正焉能修身,心不正何谈律己。所以消除这一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要“修身先正心,律人先律己”。
我们不妨在求他人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多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多听听他人的意见,不必非要一位独行,一定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妨在制定措施和规则的时候,把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遵从“实事求是”的思想,为大众负责,为社会负责。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到“修身先正心,律人先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