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眸里是迷途
山东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 生技1401 周阳
人,抬起头颅,睁开眼看到的是是满天乌云;闭着眼看到的是悠然的蓝天。 ——题记
记得以前,我最喜欢在满天的星辰下散步,因为只要抬头就能看见没有漫天的星辰,就像拥有整个世界。这应该是大自然给每个人最公平最美丽的馈赠了。无论贫贱富贵,无论地位出身,只要抬头这片星空就属于你。可是每当我们面临人生的漫漫长路,我们还能找到属于我们的“星空”吗?
从大学开始,我摆脱了以前高度紧张的学习环境,摆脱了父母说的这要小心那要注意,摆脱了一成不变的生活。留给我的是:迷茫的自由和属于我自己的奔跑人生。
人生其实是一场马拉松,为了成为“王思聪”而不是“王屌丝”而奔跑;为了拥有美人在怀而不是糠糟之妻而奔跑;为了死的时候能抱着金子而不是幸福而奔跑。我们这个时代,最不缺乏的是成功者;最缺乏的是喜欢做白日梦的人。
我发现,所有人都在跑,却不知道要跑到哪里去。我们似乎失去了生命中一些不可言喻的美好。我们只能接受眼前的苟且,忘记了遥远的地方还有诗和远方。中国人可能病了,得了一种失去梦想的病。或者是我病了,得了一种追逐梦想的病。我眼里的梦想和希望是错吗?我不知道,于是我的眼里充满了迷茫。
中国是一个奇特的矛盾国度,这里有全世界最悠久绵长的文化,每个人却都追日韩聊欧美;有全世界最奇特壮美的风景,大家却都想旅美澳留西洋;这里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煤炭等等资源,但是我们却把黄金一般如粪土一样贱卖。
全世界都说中国崛起了,我们就以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了。可是中国仍然有世界上最多的贫困人口,最大的煤炭污染和最迷茫的青年。著名作家余华说:“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差距在哪?余华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城市孩子,如果问他想要什么?他说,想要一家大飞机;而农村孩子会说,一双新球鞋。这就是视野的差距,这就是梦想的差距。中国农村缺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最缺的是让乡村的孩子们拥有和我们一样的做梦的权利。如果,中国的乡村一代和城市一代连梦想都有如此差距,那么中国还有未来吗?我不知道,我的眼里充满了迷茫。
中国人从民国开始睁眼看世界,时至今日,中国人的眼眸里已经褪去了兴奋和热血,剩下的是无尽的迷茫!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在几十年以前的奋声急呼直到现在还响彻在我们耳边。如果说民国的中国青年是梦想的一代,新中国的青年是为大国梦奋斗的一代,那么现在这一代中国青年是被成功绑架的一代。现在中国的教育水平发展飞速,然而我们用百倍于民国的资本,却培养不出一个能比肩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不阅读的中国人》。其中写到:“在候机厅里,德国人在阅读和工作;日本人在阅读和聊天;中国人则穿梭于机场超市。”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不足0.7本,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目前只有2个诺奖获得者。究竟是什么让中国青年不愿读书?
在中国,一篇文章在学校的学习是这样的:段落大意,作者感情,写作手法,中心思想……每一样都有标准答案,每一篇文章只是答案上的简单问答。可是,文章绝不是一篇答案,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而一本书就是于无数美好世界的一次次相遇。然而我们却残忍的将每一篇文章肢解解剖,把每一句话拆分破碎。无数的中国青年不是不愿读书,而是被剥夺了欣赏美的能力!!中国是发展大国,是经济大国,是历史大国。可在如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小国。“钢铁侠”,“机器猫”当外国文化成为我们孩子的宠儿,我们还能维持中国人的精神吗?我不知道,我的眼里充满了迷茫。
也许中国只需要成功者不需要梦想家;也许中国只需要城市而不是乡村;也许中国人不需要会阅读只需要会做题。也许是我错了,或者是中国错了。当全世界都错了的时候,错误还有意义吗?
我不知道,于是我的眼里是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