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
“你又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踩着拖鞋来上课了?”在老师烂泥扶不上墙的语气中,他再次显得手足无措,双手不安分的攥紧了又松,松了又不自觉的攥紧,耷拉着脑袋盯着裸露在寒风中的双脚,似乎在等着宣判,也似乎在等着解放。“你说你以前也不这样啊,最近怎么了?吃错药啦,同学们都在笑你知道吗!”看他不说话,老师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的说了句:“不会死了一个,还要再疯一个吧”。然后叹了口气,一边掸衣服上的粉笔灰,一边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他独自一人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站在破败的教室里。也许是只剩自己一个人了,也许是那句“死了”,开始有泪珠从他的脸上滑落。对啊,为什么死了,为什么死了,父亲明明就答应自己会带好吃的好玩的给自己,明明也答应不会再让他受冻,可是,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做到,就不管不顾的走了,他才不稀罕那个肥头大耳的包工头赔偿的1万块。可是他又能怎么办,他努力过,但当所有人看到他是个孩子、穿的破破烂烂以后就对他嗤之以鼻,更别说听他讲述冤情了,所以他只能穿上最好的衣服——父亲被抬回来时身上的西装,和自己一直舍不得穿的凉鞋。于是,在这穷乡僻壤里,有人因为他穿了西装,开始听他说了,但更多的结果是骗了他的钱却没帮他申冤,他开始明白老师讲的“六月飘雪”,所以他放弃了。他开始知道,没有背景的自己完全没有能力替父亲讨还公道,而且父亲也需要钱入土为安啊。而现在站在教室里,他抹干脸上的泪水,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当可怜的留守儿童,不愿长大后也像父亲那样被人抬回来,所以他毅然的走向了那条弯弯曲曲、通往村外的小路,毅然走上了追求正义的大道上……
“她就是那个每天都收到情书,还得奖学金的校花,好羡慕啊。不过听说她爸妈让她去国外读书她不去,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难道她在我们学校有喜欢的男生?……”放学的路上,她听到背后传来嘻嘻哈哈的议论声,一边把情书扔进垃圾桶,一边无奈的笑了。在外人眼里,她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能歌善舞,长的美丽大方,是个典型的乖乖女。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公主,可是没有人知道她的苦:爸爸妈妈每天因为离婚的事吵的不可开交,完全不顾她的感受,即使她每天在他们面前泪如雨下,他们也像没看到一样争吵不断。他们说给她存了一笔钱,让她去国外读书。可她知道,如果她走了,她的家庭就彻底毁了,她可能就再也没有爸爸妈妈,没有依靠、变成一个“孤儿”了。所以她努力读书,努力成为让他们骄傲的女儿,努力丢掉自己的棱角,努力开家长会让他们一起来……可是两年了,她的努力换来的是爸爸妈妈的分居,他们面对彼此时成了哑巴,所以她突然懂了,时间磨损了感情和耐心,渐渐地他们连吵架都觉得费力,于是变成了哑巴。原来感情真的就是两个人的事,扯再多的人进去起哄撮合,不合适的终究不合适,最后还徒惹几分尴尬。而她不想成为爸爸妈妈追求各自幸福的阻碍,所以她选择妥协,选择祝福,选择远走他乡,选择做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