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铺》读后感
去读这本书是因为之前迷上推理小说,却对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不符合我脑海中对这一概念的既定理解产生兴趣,进而又对这本书出自他之手却并非推理类的题材感到好奇,毕竟我和多数人的认知相似,认为他更善于写恶,而非善。说他的推理小说不同一般是由于他的行文总让读者感受不到这本应是本推理小说。比如他整本书或许一开始凶手为何人就显而易见,却对凶手的作案动机毫无头绪,且他的文字更偏向于平淡叙述,而不是刻意夸张以吸引读者。从他的书中,读者能找到深藏在人们心底的一些东西,他的推理更像是对人性的剖析,对命运年轮的解释。
书名直接告知了读者这本书的大致内容——逃不开的烦忧与真诚的解答。这家店是由一位经营文具杂货店的名为浪矢的老爷爷开的,四十多年后,三个小偷躲进这家以蒙尘的店铺,却意外收到来自过去的诉说烦恼,寻求街道的信件。因这一次偶然,几个人演绎出了与原先轨迹不同的人生或是有了演绎不同人生的可能。
烦忧数不清,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少不了物质上的财富与意识中的情感,追求等关键词。可其中给我触动最深的还是亲情,那种为孩子不顾一切的决心与勇气。一位是未婚先孕的母亲,一位是破产,被孩子认为变得陌生,无能的父亲,都在死亡面前对自己决绝而不留余地,只为换孩子一片晴空。人们在世上的来与去风流云散般往来不息,这之中,彼此有所联系且联系深入骨髓的除了父母还能有谁?的确,人的一生中,最坚实的依靠是父母,但冲突最多的也许同样是父母,但无论矛盾多么尖锐,总会因父母的包容与理解而软化。我妈绣的第一幅十字绣上有一句话话: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馨的港。与父母的回忆像是卷紧了的电影拷贝,总有一天会因某些刺激在现实生活中以发狂的速度打开,如若待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它才因后悔愧疚打开又有何用?他们两个家庭的故事再一次提醒我珍惜拥有的时光,拥有的幸福,莫道无法挽回再后悔。
其中一个家庭中的孩子是披头士的忠实粉丝,却因他们的解散而深感背叛。其实,很多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类似披头士的的信仰与支撑,因他们的美好品质而倍受机里,因希望与他们更接近的心情而让自己不断变得优秀,依次走过迷茫与自卑的日子。因为自己同样有这样的支撑,更能够明了他当时的瞬间空落与拒绝接受的心。对我而言,他们陪着我走过暮色苍茫的街道,度过细雨霏霏的日子,在我无所适从的青涩时光中绚烂着,使我成为能够肩负重要责任的自己。即使他们暂时分开旅行,也会因他们的身影而微笑着一路向前。
人与人的烦恼总是有许多共通之处。松冈克郎的遭遇可以说是与绝大多数人相似。他热爱音乐,欲成为一名职业歌手,却又局限于自身天赋,始终无法崭露头角。打动我的是他对自己虽有犹疑却不妄然否定的坚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期盼和希望,因而他们中最普通的人的痛苦并不亚于那些千古留名的伟大人物的痛苦,他们所体味过的幸福也不会存在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给自己暗示自己绝不会也绝不愿成为第一,不管是在怎样的班级,我总是起伏在中游,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觉得心安理得。上了大学,一种对四年之后选择的焦虑不停息地盘踞在心中。初中时相信,上了高中就会对未来有所规划。上了高中,则坚信在大学总会找到属于我的方向。但直到现在,我仍旧找不到一个安放自己的位置。自己一次次的无意识的自我否定一步步将自己推离那些期望。可难道眼见这些任何人都需要面对的生活的鬼蜮伎俩,就丧失斗志了吗?看到松冈克郎自尊心不断受挫依旧没有妄下断论,我是否也该从禁锢自己的牢笼中走出来了,即使没有天赋,仍该在自己所期待的道路上付出努力,成为一个真正努力过的人,而不是在其他不感兴趣或比较容易的方面寻求自豪感。这种努力成功的力量在高炉中冶炼不会化为灰烬,而是百炼成钢,成为成长的检阅仪式。
我们高中的教导主任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心不在焉,敷衍时光是另一种形式的逃学。一个朝着自我目标不断向前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无非等于说没有相反的东西,那便是快乐和幸福。正因为有烦忧有哀怨,才有喜悦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