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浅议《蛙》
作者:章飞   学校:淮阴师范学院   阅读量:522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浅议《蛙》

提起莫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201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用文字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了世界人民的面前。带着对中国诺奖的好奇与崇敬,我细细读了莫言的《蛙》,下面我来给大家谈谈书中使我感触最深的几处。

《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以“人”为主题的小说,凭借这部小说,莫言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书中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主人公“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抗日时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了一身骂名;年轻时是计划生育的支持者和执行者,老年时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志和老年时的漠视淡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样的变化里,我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和脆弱。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其他形象,比如,“姑姑”的同事小狮子“。她年轻时和姑姑一样,是计划生育的支持者和执行者,嫁给“我”后,忍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最后,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成功生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执行者”变成了”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再说王仁美和王胆这两个女性,她们都是难产而死。她们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塑造了年轻姑姑”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渐渐扭曲的痛惜。

《蛙》这篇文章有两处闪光点。首先是体裁:写人物,没用小说和传记,反而采用了书信和话剧,形式新颖而富有新鲜感。它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方式,赋予了小说更广阔的空间,让作者自由地书写内心,同时也奠定了细腻心理活动的形式基础。然后说说这第二大亮点,就是以“蛙“为书名,极具隐喻意味。”蛙“与”娃、娲、哇“同音,“姑姑”的一生中以“娃”为主,以“蛙”为高潮转折,以“哇”的声音贯穿,而又以“娲”升华,这样的书名高度概括了小说的主旨。

当然,在表现得不明显之处,即所谓的内涵,《蛙》也有着不凡的意义。《蛙》对人性的剖析和批判十分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作者在写故乡人事的同时,已经跳脱了那个小圈,而是站在了人类和人性的角度写“人”。小说的最后,暗讽社会的畸形,在中国乃至世界,生殖崇拜一脉相承,计划生育只稍稍地阻挠了这一脚步,国家发展,政策放缓,一切又开始复苏。当计划生育严格实施时,个人是多么渺小,要么被政策席卷,要么被它驱使失去人性。在那样的年代里,何人能言“幸福”二字,想想实在可悲!小说发展到2000年后,计划生育慢慢淡化,国人开始反省曾经不人道、不人性的做法,变成了只要交得起罚款都可以生,最后,甚至可以直接花钱找代孕公司。中国千百年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的观念,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当死亡血淋淋地展现在亲情、同祖同宗的亲密关系中,加之法律、国家政策、国家权力横亘其中,这血与火的缠绵,最终血被大火烘干,连一丝腥味都不会留下,只剩残忍的回忆。

在我看来,《蛙》在用小说人物的经历,从侧面表现计划生育政策对一个地区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了最近几年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后劲不足,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确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首先,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其次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能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最后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感想颇多,话就止于此吧!总的来说,极具话题性的《蛙》,可谈可析的绝不止这些,朋友,你是如何看待《蛙》的呢?说来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