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春日里的绿意少女
作者:梁子莹   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阅读量:522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春日里的绿意少女

 

春日里满眼发亮的绿意,一如年少与如今的你

 

小绿,是我认识了十三年的姑娘。

也是迄今,认识时间最长还保持着联系的女朋友。

 

 

「初相遇」

 

“坐在晚霞灿然的窗边/看着远去的白云/在天空描绘想找回的旧时记忆”

 

第一次见到小绿,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小绿从小就是个水灵灵的姑娘,那双眼眸大大的,亮得像倾泻的日光。

那时候住在J小区,那时还是个不算价要上天的住宅区。没有自己的学校,而要到较远的中心小学。

 

那时候,小霸王的我是班长,是的,因为是班长,才成了小霸王。

那么水灵聪慧的小姑娘一出现,身为女生当然有危机意识。像所有危机意识的开头,和这姑娘交了朋友,而后来,却也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和小绿做了岭南小记者,揣着那个满城小学生都一起扎堆戴着的小记者证,接到了第一个新闻练习任务。我们两个拿着当时昂贵的数码相机,在J小区的钟楼、小农庄、河岸、正在兴建的学校、圆盘水池,很多很多地方,拍了有我、有她、有我们的照片。

直至现在,我房间的相簿里,还有一张小绿的童年照片。

 

那时候,我们一起就像相见恨晚的两个旧友,一起做了很多事情。

那时候,也一起跟着大队去广州日报那座有印刷过程的大楼参观过。

那时候,也一起在小区里的小农庄里看孔雀开屏。

那时候,也一起上学校,一起留着长长的黑发,一起扬起大大的笑脸。

 

随着小区私立学校的成立,我搬了家,在不远的另一个小区,而联系也少了。说起来,那是我刚搬来广州的前两年,而第二年,就遇见了你。

 

 

「再相见」

 

“风无论到哪里/将吹向何处/何时又能在这样的日子里/带来令人眷念的愁绪”

 

再后来的小学和初中,交集着实不多,基本都是因为竞赛。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竞赛,我们在曾经一起相处过的中心小学相遇。彼此之间都有了不少的成长,但也还是认出了对方。

在复赛面试的会议室门口,我们叙起了旧。

 

记得初中的我,曾认真地在各种参赛名单上寻过这个姑娘的名字,记忆中似是未果。

 

初三的时候,我幸运地以很不错的成绩考上了全区最好的高中。高中,生活重新打乱了秩序,身边90%都是陌生的面孔。

而分班之后的见面,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几年不见的姑娘,出落成亭亭少女,恍时如当初遇见的那个笑盈盈的模样。

 

那时的我已成了较为怕生的人,于是,也不能与新同学一拍即合。

看着她与身旁人言笑晏晏,偶尔觉得很疏远。刚住宿的时候,我们不在一个宿舍,于是,更熟悉的机会错失了。

文理分班之后,我们又分到了一个班。而那时因成绩下滑,父母和我决定了不再住宿,这时候朋友圈子发生了一定变化。住宿的和走读的,相处的机会感觉更少。

小绿姑娘天性开朗,绝比我要活泼。于是,身边朋友也很多。

或许这就是遗憾。

两个人在同一个班级,却没有寻回当年的默契。

 

 

「后相知」

 

“人生是一段孤独旅程,但我遇见了你。你不是我,却又像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高考出了意料之外的结果,但我和小绿姑娘还是进驻了孤岛。

一个在大学城北,一个在大学城南,相对而望。

 

小绿姑娘读了广告学,似乎是她所喜欢的。

而我读了法学,竟恰巧地实现小学时幼稚的梦想之言之一。

 

小绿姑娘上了大学,愈发好看,在女神道路上迈开一步又一步。我还是留着升初中时阴差阳错而着实想要的刘海,仍然是不甚主动。

一南一北,仅距几分钟地铁。

或者,在内环随拍的时候,边走边拍,从我的学校走到她的宿舍,其实也就一个小时以内的路程。

学校那么近的距离,每学期都会互相说“有空来看你噢”,但总是被各大小事搁浅在脑后。居住那么近的距离,其实可以在J小区见面玩耍的,但并没有真的一次好好约过。

 

经常看到上镜的小绿姑娘,看到长开了却仍在回忆里的模样,一如既往的闪亮。

也是一如既往的是周遭性格好的小可爱。

我们仍有很多共同爱好。

喜欢小清新,喜欢摄影,喜欢Kpop和韩剧,喜欢吃。

她喜欢我写的文字,我喜欢她的气质和性格。

也是幸事。

 

 

「然相惜」

 

“Today While The Blossoms / Still Cling To The Vine / I’ll Taste Your Straw Berries / I’ll Drink Your Sweet Wine”

 

在某日,小绿姑娘突然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要从J小区搬到N城区。

一瞬间,感觉就像是,少时中的某部分闪光记忆,突然就被掏空的样子。

然后觉得,怅然若失。

 

认识了十三年的姑娘,除却第一年,认真想想,我竟没有用心地去经营这段长久。

寒暑假,其实高中好友都会与她聚会。而看看自己,事实上就很少去约她见面。

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她再也没有尝试去聊心事。

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她再也没有再常日联系。

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会记不起她的农历生日,在那一天结束的时候,才知道她又在我的回忆里成长了一岁。

 

待人去楼空,终有距离之时。

好像才开始有种,眼前是被搬空的旧房间,我倚在房间门口,看着从空荡窗口扬进来的阳光,照射在可见的尘埃上。

跳动的尘埃,恍惚间,是一副绝美的画。

或许是一个有感情的画面。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们曾一起居住的小区里的夜晚,钟楼下的那盏路灯,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虫子在飞。

 

 

「望回忆静好」

 

说起我们之间的故事和错失,没有揪心,没有淡忘,也没有释怀。因为,总是觉得会有继续的新开始。

那年,我们都是熊孩子,于是,都是美好。

 

这个姑娘,永远是我少时最爱的那个姑娘。

小绿姑娘,有着十分适合她的名字。

就像春日让人心悦的绿意,是我青春里令人心动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