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路上
一、
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本书可以读到嘴发飘,一条路自然也可以行到腿抽筋啦。
有人说经史子集我都涉猎,有人说诸子百家我都通晓,也有人说唐诗宋词倒背如流。哎,这一个个先生真博学呀,当真过得桥比后生们走的路都多。然造访了先生们的家门才知道所谓涉猎、通晓,不过是架子上的书有万本,崭新的又可曾翻过。一个个妄称学者,一条路不过走马观花,一本书不过囫囵吞枣,少谈主义,多办实事,我们还得上下求索。
当世,自有人挑灯攻关,漂白四壁,万卷书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入肚,自以为吸收、消化,排出体外更护花。但满嘴之乎者也,圣贤之道,乘车时又见何曾让过座。
生活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就愿做那只眼睛去上下求索美的真谛。但我总是在想,先把丑恶阐述出来,像过筛子一般滤掉,不饰雕琢的美自然就呈现了呀。当然一双在黑夜里常寻光明的眼睛,撞见一颗流星不算什么,倘若有时光明像一只萤火虫栖息在你的头顶,眼睛就成了睁眼瞎,成个摆设这是万般可怕的。
所以我们在寻求光明是除了尽量消灭黑暗外,还要在这遥远的路途上常回眸,常低头与人交流,那条路才能没有尽头,随你无边际延伸。
二、
一条路走到了一定境界,就不觉得单调了,像蜘蛛结网一样,反而乐在其中了。大连这个浪漫繁华的字眼,恐怕难以和“乡村”有血缘关系。东关街-北岗桥这片区域就是特例,是个变异,是个奇葩。
东关街像一滩洒在市中心边缘的蚊子血,这里多是日俄留下的老房子,二三层小洋楼像无头的苍蝇,散落在这片天地。房子的主人早已搬出去,住上摩天大厦,豪华公寓。只有极少数的当地人还守着这座金山,囿于生计待着拆迁。这里也是政府的心头病,这个肿瘤长在市的心脏上,有煞风景却又地价极高,每每传言要动迁,都成泡影,自然也成了开发商的烫手山芋。然而农民工像四面的风,如潮的水,天南海北齐聚一堂,这是我们天堂,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才是故事的主角。
我家门口那条路更是东关街的奇葩。它像根绳子串联的我大部分童年,每天发生的小事恰恰成了路的点缀。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那条路走了九年。终结在九年级,不让异地高考的原因,我回到了故乡上高中。期间来过几次,每每踏上都有一种实在感,一种归宿。2016年我念了大学,如今这片区域确乎要动迁了。当然算起来福全也奔四十的人了。思绪回到了几年前,六年级的光景,六年级的我,六年级瞳孔的世界。
福全,个不高,短发,当地人,无业,有个残疾老父。日子单调。他每天机械化的把他的父亲抬出来晒太阳,机械化的用木柴在那条路上烧水,机械化的和当地的文盲谈着天。他是犟驴子,一日,不知在哪整了罐啤酒,喝醉了与他的母亲吵了起来,吵全是一些底层的迫切的赤裸裸的话语:.....还没娶媳妇......照顾这个老不死的......过得连个农民都不如.....。他老母亲伤透了心,百感交集的哭了。约莫几天之后,我放学回家路过彩票站,一如往常,老远看见他头戴个马灯帽,披个老旧大氅,脚蹬球鞋,笑容满面。我问中奖了?他一边从兜里掏出个没出处的近视镜戴上,欣喜的说:没,听说,要,拆迁了,买个彩票庆祝,庆祝。当时的我回到家我才明白拆了迁,他们当地人就有新房了,福全就有媳妇了,想着想着他戴眼镜的面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了,他个正常人戴个眼睛看起来好迂啊。
我在那条路上走啊走,过了一个路口,又面临着下一个路口,每一个路口就决定着你会看到那个故事,人生也是这样。
在那条街上的每一个路口,每一个小巷都有我捉迷藏的足迹,每一家店面我都奉献过人民币。这次我又来到了市场修自行的地方为我的篮球打气。
打气的师傅叫老王,山东人,五十上下,满脸沟壑。鳏夫。老王爱修车,车也爱他,车在他手里不会难产,无痛。平时啊,老王爱摆弄个小零件,捣鼓个小玩意,嘴里还不停哼着个不成调小曲,活脱脱像吃了蜜。自己靠手艺赚钱,虽说不多,但舒心,一天天喝二两小酒配点花生米。
那天我问老王:拆迁了....。老王笑着说:拆就拆吧,我有手艺饿不死。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啊,却是真谛。
在那条路上,我收获的不只是步子走的更快了,还有人情世故,许多许多平凡的故事......
三、
我喜欢游走,不是那种遥远的路途,只需两元钱,来与回。在车上,在途中总有那种比风景更美的事,也有比鞋底更脏的事。
人们上了车,萍水相逢可能连一个照面都没有,但目的地却是一样的。于是就在短暂狭窄的时空中就上演了一幕幕剧,亦悲亦喜。
201无轨电车周而复始,乐此不疲的载歌载舞,像体内的血液,从心头流到眉梢,从脑门流到脚掌,穿过肝,路过胆,行过脾,到过胃。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每个双休日我就像一个仪式一般,从东关街搭上电车,寻一个角落,靠着窗,坐着,丝语无言。
那一日我记得尤其清楚,历历在目。盛夏,太阳灼烤着大地,马路上的柏油闪着光,空气像桑拿房,令人窒息。这里是商业中心,人群如蚂蚁搬家般相互穿行。我站在站台,如一群人一般,烦躁的等待着电车。201电车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老式的,代表着经年的历史沧桑,车厢狭小并没有空调,夏天便像一个蒸笼。另一类则是新型的,凝聚着现代化的气息,车厢宽阔而凉爽,仿若吃了一牙西瓜那一刻的清凉。外来观光者,是慕名而来品尝逝去的年代感,故而总想体验一下蒸笼的感觉。而上班族和常年本地生活的人,自然喜欢新型的电车,舒适而快捷。
所有的人都伸头张望着祈盼着电车快些到来,带走盛夏恼人的热风。转弯处,一辆新型电车缓缓驶来。人们长吁一了口气,面露一丝喜色,好似刚解过手的舒爽劲。电车进站,随着潮水般的人群挤上了电车。
我艰难的找到了一个把手,像一把挂面在沸腾的锅里煮着,拥挤又闷热。空调似乎真的失去了声音。我对面是一张沙发座椅,可以坐四个人,一个五十上下,烫着短发的老大娘,老大娘旁边是一个大叔,黝黑的脸上沟壑万千,穿着发黄的白衬衫配着一条黑裤子,脚蹬一双拖鞋,手提一袋猪头肉。大叔的旁边确是一个空座位,隔着空座位是一个穿着短裙的靓女。大叔招呼着旁边的乘客坐下,然而直到我下车,那个座位却始终空空的。前面的车厢里隐隐传来一阵银铃般的声音,貌似依偎小姑娘再给一位老先生让座……类似这种风景在公交车上可能每天都上演,仿若家常便饭。
如若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车站和菜市场便又是一处风景,看到世界的一隅。
四、
夜深了,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四五六颗。其中有一颗格外夺目,像仙女一样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那个星星,果然不一般,上面凌乱的轨迹是:夜真的美吗?
在暗夜中,这是我想到了鲁迅先生,一个聆听过“鬼”故事的人。于是他曾画鬼符、鞭鬼、驱鬼、捉鬼,成了钟馗。这不得不是我想鲁迅先生学习,要诅咒,诅咒那些不美好的、肮脏的事物。我们自然不能拿个小娃娃给他扎针,我们用笔用眼。于是我也想某些冠冕堂皇的人,给自己挂个招牌,就叫星辰的启示了。
其实夜空不和谐的星宿也构成了夜的美丽,是一种凌乱的美,凌乱而有秩。星星点点,天马行空,潇洒浪漫,丝毫不拘泥于小节,豪放大气。如今某些打着文艺青年的招牌,也且都是凌乱的,头发凌乱,着装凌乱,心情凌乱,爱也凌乱。于是就有了凌乱就是潇洒,喝了二锅头的潇洒 ,这种潇洒就是让人笑得傻了。走在街道上,两旁银杏叶飘洒一地,这样的意境适合夕阳时分,再放一张长椅,一对恋人牵手而过。然而却是停泊着横七竖八对的车,散落着乱七八糟的垃圾,这也是一种所谓的凌乱潇洒?好像反正潇洒的不是你家。说到底凌乱就是一种懒惰的幌子,凌乱标新的招牌,是你可以不洗头却说:瞧这是鸟巢,我骄傲!
看着星空,想着人世间也如这星光一样匆匆。我仿佛在瞳孔中洞见一切。
让我们漱漱口吧,不再自认为保护臭氧层了,让我们换件衣服吧,不要在穿皇帝的新装了,让我们出去走走吧,看看外面的世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