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白族人的唢呐情
作者:代立文   学校:长沙医学院   阅读量:2657
排行:336   票数:146

                           白族人的唢呐情

    滚滚千载沅江水,悠悠万世唢呐情

我出生在沈从文先生笔下那座“美得令人心痛”的小城—沅陵。那里山好,水好,人更好。山,有“学富五车,书通二西”二西文化名山;有囚禁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山。水,滚滚沅江水穿境而过,五溪湖风光美不胜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钟灵毓秀的山水,才养育了我们勤劳善良,热情大方的白族儿女,使白族人民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

其实到过沅陵的人都知道,沅陵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其实了解白族人的人都知道,白族人是那样能歌善舞,在白族人心目中,歌是他们的生命,而唢呐则是他们的灵魂。

现在的我虽身在长医,但家乡的那一声声熟悉的唢呐声时常在我的耳边回荡,透过那清新悠长的唢呐声,我似乎又回到家乡,又看到了那古香古色的龙兴讲寺,又漫步在那寂静神圣的宗教一条街,又经历了那激动人心的传统龙舟赛。

如今的白族儿女遍布全国的大江南北,但不论大家身处何方,唢呐声永远是白族儿女心目中乡愁的声音。

如今的白族儿女的唢呐情不仅仅局限在乡愁上,因为唢呐在白族人的生活无处不在,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日常的娱乐休闲,唢呐在白族人的生活中 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唢呐也是白族人用来表达自我心境的一种方法,唢呐在白族人心里是一种万能的乐器,它可以表达出人们心中所有的感情,人们也可以根据唢呐的不同音色来揣测吹奏者此时的心情。

每当白族人有婚嫁的时候,唢呐那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在娶亲的仪仗队中会有两个唢呐吹奏者,其声也多以欢快、喜悦、明亮为主。白族女子会在娘家的闺房中唱哭嫁歌,有点有钱人也会请唢呐手,那此时的唢呐声则会是低沉、不舍。因为此时的女子即将离开娘家,充满对亲人的不舍和怀念之情。

利用唢呐声来表达思念之情在白族非常普遍,特别是在白族的盛大节日三月三前后和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那天。古时,交通不便,通讯几乎是没有的,那么男女交往怎么办呢?白族人特别聪明,他们约定在三月三那天举行山歌会,男女之间可以自由的互诉情思。其实也就是今天的相亲节目,只不过这种相亲节目是在户外举行的,而且也不需要什么主持人,大家都是以歌会友,时机成熟时,男士会吹唢呐以作信号,然后等待晚上的到来。傍晚 ,男子会吹起白天的唢呐,呼唤意中人来,如果那个女子来了,那么这事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现今的社会通信非常的发达,大家都可以自由交流,类似于以歌会友的相亲活动也就逐渐消失了,但每年的中秋节晚上,许多的白族人家都会飘出忧郁的唢呐声,那是白族人在呼唤怀念自己的亲人。

唢呐不仅被用来呼唤远在他乡的亲友,他还会用来缅怀已经仙逝的亲人,唢呐是白族人的葬礼上必不可少的一种乐器,它那种低沉、冗长的声音如泣如诉,能够将人们此时的悲痛伤心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上一次听到唢呐声是在我奶奶的葬礼上,我和奶奶在一起整整相处了十九年感情特别深厚,她的突然离去几乎令我悲痛欲绝。在奶奶的葬礼上听着令人心碎的唢呐声,我的眼前全是奶奶生前的画面。

唢呐就是这样一个万能的乐器,它就和白族人的生命一样的重要,白族人对于唢呐的感情早已深入骨髓,作为一个白族人,我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去了解我们白族人,了解我们白族的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