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旦伶曲韵,蓦然敛袂却亭亭
作者:任睿   学校:浙江师范大学   阅读量:431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旦伶曲韵,蓦然敛袂却亭亭

      仍记得鲁迅《社戏》中对那仙山楼阁般满被红霞笼罩的戏台的描述,更记得那句“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的描述。如今,细细想来,“老”字虽老,却耐人寻味。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旦”本指旭日从地平线下一跃而起,引申义也应是裳袖缤纷,日光浅浅即消融的妙龄女子。“旦”中有“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之分。作为老旦的演员,唯有对艺术深切信仰,才有这一功德对沉实的念白、沉稳的动作掌控自如。

如果没有美,就失去了信仰。一切创作美的艺术家内心孤绝,略显轻狂。信息爆炸抑制着表演者的表达:他们需要在找寻模本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众声喧哗下,她只能沉默无语。苦苦修行的眼神,很可能会被“灵巧”的软件制作所抵消。所以,爱看戏的年轻人很少。

《说文解字》中释“老,考也”,实则为象形字:头发散乱,不拘于礼节。有种“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洒脱。相比之下,一颗年轻的心,逸兴壮思,满腔豪情,是片飘摇自在的云。云水本同源,然因困境不同,在天取风雷之时,恣意放纵为云;在地得草木精华之时,积郁低沉为水。但年复一年,最终由繁入简,也都是一缕云烟睥睨万物。所以那“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的繁复剧本更是需要反复揣摩,才得以解其味。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往事令人依恋者,如纸玩偶般脆弱。青红色或草黄色的布条儿皱巴巴地夹在旧书里。枯萎的葵叶,去夏时用过的扇子。雨方歇,月明之夜,便将思念缝在书信中。那份愁容真真切切,若是放到戏剧中,大概只有老旦可以描摹。

 婺剧中用细水长流的叙事风格来追忆渐行渐远的故事,然后将其娓娓道来,总能让人身临其境。当我欣赏秋琴在《白罗衫》中所饰的老旦时,其令人动容的苦态,对沉浮命运妥帖细致的描绘,却似乎是我们一直张口语言、又无话可说的。《断桥》中白素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连串的舞蹈身段虽令人叫绝,但其功夫之外,内涵相较而言,有所缺失。

 四季移变不是春去夏来,夏去秋来。春去夏犹清,夏与秋同行,梅树枝头缀花蕾,迎接新芽的气力实则已在旧叶下蕴藏。婺剧的起源应追溯到200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前向南流入。而它真正的发展还要等到解放之后,因此算是后起之秀。因为是后起,发展后得以高腔、昆腔、时调等六种声腔的合班。欣赏婺剧,也是夸张粗犷,强烈明快,在表演动作上与别的戏种有所差别。南方有佳木,北方有相思,诚如傅雷先生所说“中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传统剧种一招一式向来讲究圆,动作呈连续变化的曲线,而婺剧却往往圆中带直,曲直相接。

“武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反传统的目的就是解放自我。纵观西方文艺复兴之变,以达芬奇为例,到印象派,再至梵高、马蒂斯,再到毕加索。变化差距永远不会在古人的笔墨那种固定的程式标准里形成。

100多年前,《大雷雨》中奥斯特洛夫斯基为激发演员表演的真实感,注入水的浆已告知着现实是获得惊人细节的源泉。人间不识精诚苦。一切存留于想象中的经验,都不会大于扑面而至的现实本身。戏剧中真真假假独特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一批批老艺术家们的细细打磨与传承。

《红楼梦》中宝玉和姐妹们对剧本十分着迷。宝黛花下共读《西厢记》如醉如痴,黛玉风中听《牡丹亭》如泣如诉,行酒令时黛玉脱口而出戏词,宝钗所记的戏词更是如数家珍。但最喜欢听戏的莫过于贾母了,她对听戏很有研究,要家时的戏班子需“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

老人皆爱看戏,因戏中包含着世态万千,对于生活的真实与舞台艺术的真实,他们会作出属于自己的选择。所以,花旦漂亮,武旦威风,我却道老旦是美。美在岁月洗涤后更显单纯的气质,美在推动几百年戏曲发展的一身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