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当手机占领你
作者:王怡苏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阅读量:617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当手机占领你

写下这个题目,我一瞬间就想到了“占领华尔街”,可是手机对人类生活的占领却要温和可爱许多,更加不露痕迹。

我一直都在想,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却又经常陷入思维的怪圈。但是,唯一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手机在逐渐俘虏我们,在逐渐占领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毫无死角。我们对此毫无察觉,正在无比自然地接受。

每个人,大概都做过这样的尝试:试图长时间忽略手机,卸载某些APP,甚至换成十年前最原始的手机去表达对这种电子产品的抗议,但常常,这些行为都是以失败告终。不可否认,现在手机是真正进入家家户户,进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的,这是时代的大潮流,身处在这股洪流中的我们,如果想要抵制,最后只会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们对于大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却是自己的主人,如何更好地使用手机,是我们可以探究的开放题。

我接触最多的群体就是我的同龄人——大学生。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如何建立对手机使用的正确认识是必要且紧迫的。不论何时何地,手机都不离手,每天睁眼闭眼看见的使用的第一个物品就是手机,时刻关注手机,生怕自己错过任何讯息,好像一刻钟的消息遗漏就会造成和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失联。而这就是大学生生活的常态。

我细致地观察过身边的朋友,真的是什么景象都有,蔚为大观。大学的课堂确实是很宽松的,无所谓你听讲与否,全凭个人的自律。因此,很多学生都是阳奉阴违的,假装很认真的听课,然后手指却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舞动,堪称一部微型的舞蹈剧。遇到无聊的水课,情况更为严重,几乎除了第一排的同学没有掩蔽物之外,其他所有的同学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到一个最佳死角,愉快地和手机玩耍。另外一些人,信誓旦旦说要去自习,却在放下书包的那一刻就拿出手机,结果是连书本都没翻开,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可悲可叹啊。然后呢,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就不拿手机去自习室去教室,这又是何必?保持与他人的时刻畅通的联系是必要的,可是往往我们高估了他人对自己的需要程度和自己的重要程度。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现代人总是从虚拟世界中寻找安全感和温暖。以往我们的固有认识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朋友,屡屡受挫,心灰意冷的人,才会转而想要从互联网中寻求安慰。但是,现在我们发现,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备受欢迎,瞩目万分的人也寻求虚拟世界的温暖。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想想,答案就会呼之欲出。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风头日劲的当下,现实中的沟通却在减少,一大桌子人坐在一起吃饭却是鸦雀无声,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在手掌大的屏幕上,还时不时地呵呵笑两声,继而又是一片寂静,这画面让我觉得很伤感。所以现在朋友见面聚餐常常会把手机都收在一起,还打趣说谁再玩手机谁请客买单。自此,世界上多了一种新的悲哀,叫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我一直相信面对面交流的力量,当你把目光深深看进对方的眼睛里,关注着讲话者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这时才有可能产生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共舞。我至今都不会在网络聊天中使用各种表情和图画,因为不明白什么意思,害怕出错,又为自己不怎么样的人生添一笔墨迹。因为我从内心深处反感这种交流方式,这种通过冰冷的机器试图传达温暖的话语和关切的方式。很多人也渐渐变成两种相反的存在形态,网络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截然不同,又能在两种模式间切换自如。网络是人际交往的延伸,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去发掘一个潜在的自我,但绝不可割裂自我在现实和虚拟世界里的联系,我更希望这二者是相互促进,融为一体的。经常,我们会看见在网络世界里活泼开朗大胆的人,在生活里却木讷害羞,而这就是一种缺失。毕竟生活总要继续,我们不能一辈子活在虚拟里。

当你习惯用手指在方寸之间敲打键盘时,你对汉字的感知能力是在逐渐下降的;当你需要亲自写一些东西的时候,提笔忘字变成一种常态。而且网络用语肆虐,很多词语被错用,我担心,长久以后,会使汉语丧失纯洁性,那些被我们错用的词语一直传承下去,很快我们的母语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我认为汉语的使用和传播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能不重视也更不能糊弄,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对这种现象加以引导和指正的。

我们说手机为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碎片化的阅读。当然,任何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都值得被认可,我也不反对。但这造成我们的不够深入和缺乏深刻,往往浅尝辄止就此作罢,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个躁动不安的心灵。在某种意义上,我对纸质书的喜爱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真正认知的提升和思想的成熟是要一个安静的灵魂为载体的,纸质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的手段。

我们已经无法离开手机了,至少在下一个可以打败手机的产品的出现之前,我们和手机的联系都会变得愈加亲密无间,甚至手机会成为我们的恋人,也未可知。任何良性关系的建立都需要一种平等的地位为基础,而当我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手机逐渐占领我们生活的高地时,初始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向极端发展,结果可想而知,失衡的结果必定是毁灭性的破坏。

是人类发明了手机,但在不久的将来,千万不要让这种死物占领了我们有思想有生命的人类的生活。那是可悲的。如果外星人看见我们此般的人类,也会失望的,想想看,当他们跨越亿万光年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却看到了我们和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