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与废墟
胡琴咿咿呀呀地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说不尽的荒凉故事,让这旧上海到处都是传奇。这是一个夹杂着严肃古朴中国味道与摩登现代西式氛围的城市,流光溢彩交杂着荒诞滑稽,月光照清了人们的脸,却照不清人们的心——处处都是对照。繁华热闹的背后是说不尽的苍凉,仿佛那才是永恒。一座城市转眼化为废墟,仿佛只是为了成全两颗自私的心。城市的沦陷成全了这场倾城之恋,但这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中却始终有着一抹无可奈何的苍凉与悲哀。月光铺洒在冰冷的街道,屋子里的我们不如也沏一壶茉莉香片,点上一炉香薰,闭上眼打个小盹,静静地听一听这个关于老上海的传奇......
故事的女主角是出身于封建旧式家庭的白家六小姐——白流苏。流苏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尽情理,美得渺茫”。她在没有任何爱情可言的世俗婚恋中,看透了经济依附的悲哀。面对性情暴躁丈夫的百般虐待,她并非像大多数旧式女人那样委曲求全,而是毅然选择与之离婚。回到娘家后,在资财被穷酸的兄嫂哄尽之后,她失去了经济的保障,无一寸立足之地。母亲的冷语无情和兄嫂的冷眼无义让流苏感到这个冰冷的家已不再是她的庇护所。她渴望逃离,寻找一个温暖而真实的家。
故事的男主角范柳原是一个典型的风流浪子,然而在纵情声色的外表之下,他又是一个孤独寻找真爱的人。他有着更为宽广的思想深度,表面看似无情,实际上对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古典爱情故事心向往之。作为社会的叛逆者,他游戏人生的态度只不过是他面对荒唐、庸俗、市侩以及虚无人世的一种反抗和挑战。他不停地辗转于上海、香港、英国、新加坡、锡兰、马来亚等地,就像无根的浮萍,飘零的落叶。然而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是他真正的家。
偶然的相遇,造成必然的悲剧。流苏在无意中认识了范柳原,并且拿自己当做赌注,渴望能抓住这次机会逃离这令人窒息的一切——她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活着,她要为自己找一个栖身之地,她要摆脱这个晦暗阴冷的白公馆。于是她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而范柳原是不相信爱情的,更不指望婚姻的束缚,但他内心深处又极其渴望一份真心和安稳。“有的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白流苏正是以这种温柔、妩媚、优雅、风情万种的姿态捕获了范公子那颗漂泊的心。一个个不经意的低头,便成了范柳原心动的理由。“真正的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美的,永远不会过了时。”范柳原这样评价着流苏骨子里的中国女人的韵味。而流苏所能看到的唯一出路,就是与范柳原结婚,以获得经济的保证。
流苏并没有因为他的风度翩翩而爱得如痴如醉,她很清楚如果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的抓住一个男人,是一种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她千方百计要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在流苏眼中,婚姻的目的不是寻求情感的归宿,而是获取必要的物质倚靠以保障生存的方式和手段。两人都紧紧怀揣着各自的欲望,期待着能捕获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也顽固,我也顽固,你说过的,香港饭店又是最顽固的跳舞场……”这场一见钟情的“爱情”成了金钱与美色的博弈。他们吟风弄月,他们欲情故纵,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相互猜忌。他们在这意犹未尽的故事里煞费苦心地做着爱情的游戏,这一切都让这场“倾城之恋”显得更加有趣。
同样聪明而自私的男女,怎样斤斤计较着自己的得失,怎样绞尽脑汁地算计着对方,强迫着对方,又被对方强迫着进一步,退半步。故事动听之处就在于,他们在相互争斗中萌生了爱情——“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在这堵墙根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一次次语言上的交锋既是对于彼此的试探,又是对于自己心意的表露——“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但在这无可奈何的悲哀了,爱情仿佛总是不由自主、千丝万缕,以至于谁也不肯妥协,谁也不肯让步。这样的爱情远不是那样的美妙与纯粹,自私与欲望的膨胀始终拉远了彼此的距离,两个人无法真正走进对方的心。
可那份千丝万缕却又是真真切切发生过存在了的。就像白流苏一心想不顾一切地寻找一个哪怕没有真爱的婚姻依靠,却在一份电报的召唤下又一次奔赴香港。两次奔赴在香港,无论流苏当时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和遭遇,无论流苏打着怎么样的算盘或是怀着怎样的目的,但她最终还是屈从了——做范柳原的情妇,并且她只能屈服,别无选择。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炮声响了。“开仗了,开仗了。”——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白流苏期待着那个人的归来,又有几分担心,几分牵挂甚至不安。也许那个人也并不会回来,就好像他说离开就可以随意离开一样。流苏在想起范柳原的时候竟那样渺茫,有些恍如隔世。可偏偏在自己最绝望最不抱希望的那一刻,他出现了,就那样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范柳原说“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苏也怆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他们两人都有点神经失常似的,无缘无故,齐声大笑,一笑便止不住。笑完了,浑身只打颤。冲动之后再想想真是令人后怕。繁华的都市在无情的炮火中毁灭坍塌。而他们的爱情却意外的在这场硝烟与废墟中得以保存。也许也只有当事人的他们才会彼此心知肚明: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在那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一座城市的沦陷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在这一瞬间所有的顾虑、利益、假装都随着城市的毁灭而消失不见了。生命游离在生死边缘的时候,他们便彻底卸下了自私的桎梏,在这边无尽的荒凉里单纯地给予对方一些真实的温暖与依靠——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白流苏终于得到了她一直心心念念的爱情和婚姻的依靠。香港的陷落不仅成全了流苏也成全了他,他亲眼目睹了文明的毁灭,战争的炮火轰毁了所有的浮华,使得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最终只剩下纯粹的自己。除掉了外在的束缚,人们终于能够坦诚相对,平等相处,所以他和流苏能在刹那间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两人真正达到了谅解。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古老而摩登的上海,在万盏灯火的夜晚。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人们不可能彻底毁掉他们亲手创造出来的文明,他们终究还是要回去,所以那令人心酸眼亮的一刹那的和谐与理解最终还是要被现实的重重黑暗所淹没。当一切都恢复后,柳原也很快回到他的老路,继续他空虚的精神世界,就像流苏也要继续面对她的生存困境。
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声一如缓慢的老钟道出了时代的悲剧。在这个飘零而没有着落的大背景下,即便是废墟对于人性的洗礼和冲击,谁又不是满目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