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隙,走出来看世界
我眼中的世界有时明有时暗,但是明亮的时间多一些,黯淡的时候少一些。经常用眼睛去看街上走路的人,用耳朵去听他们的哭笑,那终究是人家的世界,我是不会太懂。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哪还有空暇去思考别人的世界。
我走出了门,季节正处在春夏之间,选择穿什么厚度的衣服都成了难事,多了中午会热,少了早晨和晚上会冷。宿舍楼门前肿了两排花树,一排在阳面,一排在阴面。阳面的自然会借着中午的太阳拼命的生长,阴面的只能等待一个大晴天的短暂夕阳来获取能量。这样下来,一面粉红的花朵已经盛开,而另一面还都含苞待放。奇怪的是已经开的花香味不是很浓烈,相反那花骨朵散发的味道更吸引人。不知哪天下了一场雨,风先把花瓣吹落到了地上,雨水吧他们和土和在了一起,那片地是不是都变香了呢?走的人最多的那条路边积了一堆堆浅绿色的榆钱,远处榆树的叶子倒更绿一些。待了几天,地上的榆钱水分蒸发掉了,一阵就能把它们吹;离地面。白天还好,晚上风吹得它们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还让有点害怕。
出了校门不远处有一条汾河,它在两座山之间流过,那里水的颜色是墨绿的,很深很深的。我经常去的是河上一座窄窄的石桥,走在桥边往水里望的时候脸能感到一股凉意,还有一股腥味,大概是下游的原因吧!走到桥头,前面是一片河滩,还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路,别人管它叫做“益足路”,路两边是参差不齐的芦苇,里面不时传来小动物触碰芦苇叶产生的声响,根据声音的强度就能猜到它是跳着的还是爬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