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破晓黎明。我醒了,眼睛被什么东西遮住了,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是什么呢?我猜不透,那就瞧瞧吧。于是我满怀期待地睁开双眼,一片漆黑。失落又惶恐,我向妈妈求助,妈妈告诉我说,这是一片叶子,一片美丽的叶子。叶子是黑色的呀,我不禁这么想到。
旭日东升。双眼朦胧,我战战兢兢地牵着妈妈的手,行走在这陌生的土地上,漫无目的,不知所措。走着走着,眼前渐渐明晰,绿色,是绿色,叶子是绿色的!我喜出望外。在这苍翠绿意中,我看见了叶子上交错的脉络,斑驳的纹理……不知何时,我已能将叶子取下,放在手中掂量,它很轻,很美。我将它视为瑰宝。
正午时分。叶子渐渐变的沉重,这份沉重里住着热诚的灵魂。它,渴望热烈,于是我将它举起,暴晒于当头烈日,是露珠?还是汗水?在叶片上狂舞。它,勇于探索,我将它带入风的硅谷,感受世界的气息;我将它带入林的深涧,领略生命的绿意;我将它带入火的沙漠,品味生活的疾苦;我将它带入山的绝顶,享受成功的喜悦。东奔西走,日月轮转,生生不息。
薄暮黄昏。终于,它累了。我带着它回到了一个美丽的庄园,在这里伫立着哺育它的大树。美丽的大树被夕阳拉出佝偻的身影。我依偎在树下,青空,红云,黄叶,枯树。
夜幕降临。叶子最后的黄色消逝殆尽,灰白的叶子格外轻盈。不知不觉间,它从我手中滑脱,飘落在大地之上。我试图将它捡起,却无能为力。眼前,一片漆黑。
梦中。我向妈妈讲述了这片叶子的故事:黑,绿,黄,白。妈妈笑着聆听,温柔地对我说,叶子,其实是,没有颜色的。
我对主题的理解:
本次征文的主题是“瞳孔视界”。在我看来,瞳孔喻指我们的双眼,视界原意为一个事件刚好能被观察到的那个时空界面,喻指我们在精神上的对周围事物所认知的一种境界。“瞳孔视界”便是我们对生活,事物,世界的认知与感悟。本文便是讲述我对人的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本文的简要理解:
叶象征人的生命,我们从母亲腹中呱呱坠地、成长、入土的过程犹如叶子从树枝上分离、飞舞、落地的过程。
破晓黎明、旭日东升等每段第一句喻指人生不同时期。
叶子的颜色及重量:黑,表示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大多漫无目的地走,犹如“一叶障目”。绿,表示我们渐渐懂事,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它是美丽的,是绿色的。但此时我们还未能认识到生命的沉重,所以它是轻的。我们长大后,明白了生活的意义,扛起了责任、重担后,生命变得更有分量,在世界上走南闯北,奋斗竞争,犹如“落叶纷飞”。黄,让人联想到秋,表示我们老去,此时我们已逾知命之年,拥有丰富的学识与阅历,能做到“一叶知秋”,此时多数人喜爱宁静,乐享天命。白,代表生命的终结,“落叶归根”。可见,人的一生可用黑、绿、黄、白或“一叶障目”、“落叶纷飞”、“一叶知秋”、“落叶归根”来概括。
最后一句:叶子,其实是,没有颜色的。升华主题,其一,与“黑”、“绿”、“黄”、“白”形成对比,它表示生命从诞生一刻起就是不变的,是纯粹的。生命是我们肉体、灵魂、思想的载体,它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我们的肉体(生长、衰老等)、我们的思想(进步、退化等)……人有男女老少、高低贵贱之分,但生命是没有区别的,它纯粹而美好。上天是公平的,它平等的赋予了我们同样的生命,有的人四肢健全,混吃等死,碌碌无为;有的人先天残疾,自强不息,功成名就。存在差异是人,而不是生命。我相信生命平等!其二,我们看见事物的色彩,都是通过我们的瞳孔,我们的眼睛被赋予的,强调事物的色彩是唯心主义的体现,“叶子是没有颜色的”是对唯物主义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