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青春 我们正好
最近一段时间,对“青春”这个词有些敏感又颇有些感触。
——题记
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到处是身着学士服的身影。他们放开姿态,尽情地与生活了四年的学校拥抱、亲吻。走廊上、广场前、教室里留下他们的笑声,烙下他们的脚印。他们的青春似乎也定格在了那里。透过时间的缝隙,似乎看到了……
(一)
怀着忐忑,揣着憧憬,踏上了大学校园。穿梭在林荫小道上,徘徊在广场前,徜徉在小湖流水旁,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美好。迫不及待地向来往的学姐学长问好。此时的自己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这就是我的大学。那年的自己还是如此的懵懂、单纯,有着一份求知的渴望与热情,带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踏进了大学校门。
年少懵懂的自己,终日徘徊在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之间。每天傻傻的听着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一堆晦涩难懂的内容,思想却早已在漫无边际的空中飘散开来。回到寝室,将书一甩,抱起肥皂剧看到天荒地老。有些时候总是事不如愿,楼下不知哪位同学又在弄老一套的告白,欢呼声、掌声盖过电视剧音量,无奈,索性关掉电视,继续做着梦一样的梦。如花的岁月,别样的青春里也曾幻想着来一场罗曼蒂克般的爱情,幻想着两个人的生活,幻想着电视剧里才有浪漫桥段,幻想着成为言情小说里的女主角那般幸福。
(二)
渐渐地,迷恋上了打扮,迷恋上了一切美的东西,只为心中的他。
记得初次约会的场景,他的胆怯和自己的羞涩全在彼此的眼中,小手久久停留在原地,不敢逾越半分。默默地在足球场走了好久,走着走着,球场只剩彼此。
慢慢地,爱情在彼此的心间逐渐生根、发芽。彼此的笑、彼此的闹尽在眼底。上一秒还红着脸争得面红耳赤,下一秒转身马上紧靠一起。没有海誓山盟的誓言,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有的是图书馆里两人的相视一笑,是下雨天为对方撑伞的手,是难过伤心时默默的守护……
从18岁到20岁,一路的陪伴、关心,曾经所有的风风雨雨都一一度过,不论过程是如何的艰辛,如何的无奈,如何的让人心累,终究还是走来了。
初遇时的羞涩、胆怯早已不在,心中装下的是彼此的两个人。
(三)
那年的青春,我们依旧疯狂过。
因为某人的失恋,寝室气氛十分怪异,像一块即将破碎的玻璃触碰不得。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嘶力竭的喊叫,让自己有种说不出的痛。 已是半夜12点,早已哭得稀里哗啦的我们,不顾校规校纪,偷偷溜出寝室,只为借酒消愁,怎奈“借酒消愁愁更愁”。
一瞬间,所有人都哭了,收起了以往所有伪装的姿态,吐诉着心中所有的苦与痛。她们在沸腾着,好似想将心中所有的痛楚全部倾泻出来。原来,那些光鲜美丽的背后竟会隐藏着那么多辛酸与不为人知的苦痛。耳边的风不停嘶吼着、咆哮着,而我们早已醉的不省人事。
那年青春,我们懵懂、无知。初踏校园的我们,在洗尽铅华之后,走向各自心中的成熟与懂事。
那年青春,我们笑过、哭过。为失败、为难过、为荣誉、为奋斗过的自己,一路跌跌撞撞如飞蛾扑火般、似涅槃重生般,抑或短暂绚烂,抑或长久美丽。
那年青春,我们痛过、也疯狂过。那些海誓山盟的爱情,那些天长地久的友情,所有的一切在那看似快乐的背后也曾戳痛过自己的心。痛过之后的疯狂是如此的让人刻骨铭心。
青春啊!黯然而浓烈的青春,只记得,那年青春,我们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