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证券操盘技术》与中国A股市场的实践
作者:刘子豪   学校:中央财经大学   阅读量:418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证券操盘技术》与中国A股市场的实践

         《证券操盘技术》从一个职业操盘手的角度解释了中国股市中特有的一些现象和行为,向广大散户投资者揭示了市场庄家的神秘面纱,为散户“跟庄获利”或者自己操盘奠定了基础。然而,书读百遍终究是纸上谈兵,亲身实践方能领悟其中精妙,下面笔者就自己对本书的阅读结合在A股市场上的亲身体验发表一些个人的读书心得与实战体验。

书中首先介绍了选股。选股标准是什么?根据投资者的具体情况而异。但是,针对一般的散户,自然是要做到利润最大化,因此,选小盘股,选流通市值低的股成为了确保投资回报率的前提。这里,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仅仅看个股的流通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看个股的十大股东,不少国有公司的国家持股比例占到了50%以上,然而国有股份是不能轻易交易的,况且大股东减持或增持也要公告。这就导致了某些公司的实际自由流通的股份数量严重失真,以最典型的中国石油为例,中国石油流通A1619亿,总股本1830亿,看似大部分均为流通盘,然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央汇金公司、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公司等国有大股东的持股就占了98.4%,真正的流通股只有25.4亿股,以7元的股价计算,真正的流通市值仅为177.8亿左右,远远不到个股公告的流通市值11464亿,这也难怪中国的上证指数被此类大盘指标股扭曲。

         那么,哪些小盘股值得投资呢?题材股是获利最快的品种。与其说在此类个股上“投资”,不如说是投机。然而,几乎每只个股都有题材,每个题材都对应数只个股,这无疑使得选择龙头股变得十分不易。笔者的体会是,龙头个股在基本面上一定与概念题材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然而,获取准确、详细的上市公司资料实为不易,这也就使得提前挖掘某个板块的龙头股变得十分困难。从股价走势来看,只能说,最强势最早开始炒作的个股往往就是龙头股,然而这让广大散户冒着追涨的风险杀入,经常遭到主力暗算,往往能够排队买到之时也是主力出货之日,不过在牛市里这个策略或许能带来不错的收益,但是在经历了三次股灾的当下,追涨要尤为慎重。

         说到概念题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概念的大小问题。小的题材往往受益面较小,仅有一只或几只个股有所动作,然而大概念就不一样了,能够造成一个板块的整体联动。比如大牛市里的“一带一路”,后来的迪士尼概念,如今的供给侧改革,都是整个板块的联动,因此,不必非要抓到板块的第一龙头,只要能选一只相对不错的个股,一般都能获得超额收益。

         选好了投资的品种,接下来就涉及到择时的问题。何时进场?把握进场的时间首先要关注上证指数。古语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庄股的逆势拉升往往只是为后来更猛烈的暴跌做铺垫,因此,大盘暴跌之时千万不要入场。其次,不要在大跌之时轻易地抢反弹,否则往往抢在了半山腰上,而是要等到有明显的止跌迹象时再行操作。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当今的“猴市”,千股跌停的噩梦随时都有可能上演。关于对大盘走势的预测,笔者至今无能为力,仅仅是依托一些技术分析的理论以及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理解妄加猜测,实在难以从宏观上把握,毕竟,经济学学得远远不够。保守的做法(笔者认为),是在政策面上有强烈的维稳预期以及均线系统多头排列时杀入,不过这时某些强势个股往往早已先于大盘见底,涨幅已经十分可观。对于个股的择时,由于我们这里只讨论题材股的操作,笔者认为可以在主力洗盘时杀入。然而,这个策略往往都不奏效。其一是很多强势个股根本不进行洗盘,几个一字涨停一步到位,打开涨停就是大肆派发之时。其二是区分洗盘和出货太难。当今是弱势行情,主力极有可能见风使舵,见势不好就走,只拉一个涨停就跑。尽管有逐笔成交的数据,但是在还不能对当日的成交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的前提下,仅凭分时走势和成交量、k线图,很难判断主力的意图。不过,有时个股的历史走势却是处理此类问题的重要参考,虽然有过度外推之嫌,但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样一种现象,历史上走势活跃,经常能连续涨停的股票,往往未来也能延续活跃的走势,特别是一些中小盘股(大盘股里有中国中铁,中国中车等超级“熊股”作为反例),这种现象能为我们判断个股的走势提供参考。总之,从基本面入手,把握一些大的题材,特别是一些有潜在的题材在底部莫名其妙拉高的个股并及时追进,或许能够提高在“猴市”中的盈利水平。

         持股时间也是确保盈利的重要因素。何时卖出?大部分题材股都是短线强势,主力借势炒作一把后获利走人(在大盘向好时,也会有一些题材股炒作时间较长),因此很有必要掌握主力出货时的一些技术特征。笔者认为,在出现明确的见顶信号之前,都要坚决持股,不要主动下车,直到主力通过盘面通知各位散户该走人时再获利了结。当然,出货时往往都有一些技术特征,比如高位放量滞涨,股价走势剧烈波动,利好消息满天飞等等征兆,据此可以清仓了结,收割胜利的果实。诚然,某些主力恰恰利用散户对技术的迷信来进行洗盘,搞得跟风盘晕头转向,只有乖乖交出廉价筹码。比如,主力明知跌破10日均线有砸盘出货之嫌,偏偏就让股价跌破均线,并且是放量突破。又如,放量十字星是出货信号,主力偏偏自己对敲画一个最标准的十字星放量出货形态,如此作为,令广大散户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因此,重要的是能对当前的局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目前个股(大盘)是处在低位还是高位?横盘整理后是向下还是向上?只要能对“顶”、“底”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或许对主力在“不恰当的位置画出正确的图形”的手法有所抵御。

         通过阅读本书,笔者还对中国A股市场中的庄家行为有了更多的认识。过去人们都讲“眼见为实”,但是在盘口以及k线、分时走势上,往往“眼见为虚,分析为实”。开盘收盘价是主力自己做的,分时走势乃至k线走势是主力自己画的,成交量是主力自己造的,买卖挂单都是主力自己挂的单等等不一而足。正所谓“满目皆为虚”,因此,进行独立思考,冷静分析才是看透主力真正意图的法宝。比如,盘口挂单,很多散户看到买盘中(非买一)挂有巨量买单,而卖单却鲜有挂出就以为买气雄厚,股价必然高看一线,然而,如果在高价区,往往这恰是主力出货的信号。原因在于,真正的大笔买单是不会挂在盘口的,如果主力真的急于成交,早就直接按照卖单的价格申报成交了,怎么会把大笔的买单挂在盘口而等着市场来给他成交呢?况且大笔买单挂出只能使他人以更高的价格成交而轮不到挂单者。因此,庄家的用意就是要制造一种买盘旺盛的假象,自己则按照买一价格快速出货。这也同样说明,

空头真正的卖单是不会挂在盘口的,早就按照买盘的价格成交了。

         再如,庄家做收盘价。000810创维数字在20158月底的走势,乍一看k线图,连续的小阳线,量升价增,正要突破箱体上沿,看涨!殊不知,仔细看分时图才发现,连续数日的小阳线都是在收盘最后一分钟从跌幅大于2%的位置一举拉至红盘,明显的主力运作的痕迹,其用意也十分明确,就是要迷惑投资者,从而达到诱多出货的目的。

站在日k线的角度,最多看到10k线就觉得已经涨幅过大,逢高减仓,或许能够赚到最多50%的利润,站在均线系统的角度,不破均线不清仓,或许能赚到50%100%,然而,站在整个宏观经济和公司大的基本面的角度,深度研究上市公司,却可以分享优秀的上市公司带来的数十倍涨幅的超额收益。因此,笔者一直认为宏观上的基本面分析才是在股市中获取巨额收益的王道,只不过,中国的优质上市公司太少,市场不规范行为太多,这也才使得技术分析,研究市场主力行为成了主流。

         这本《证券操盘技术》还讲了许多具体的盘口现象,主力的坐庄行为,笔者对此也有一定的体会,具体内容不再赘述,只是想说一点,就是技术分析背后的逻辑很重要,盘面所呈现的异象背后的原因很重要。我们始终要明确一个中心问题,主力通过盘面想向大众传递什么信息?其真实目的是什么?用主力的思维去研究主力,或许能够为破解坐庄行为打开一条新思路。

         总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去思考许多知识背后的逻辑,许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许多看似理所当然的问题背后的深刻道理,是在这个市场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