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爷爷、路与土地!
作者:潘留一   学校: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阅读量:606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爷爷、路与土地!

“孩子啊,你又要去读书了。”爷爷靠在楼梯口,佝偻着身体,老化的喉咙拖出沙哑的声音。“是啊,爷爷,我要去读书了,我很快就会回来的,爷爷,你在家里好好休息,不要再去田里劳作了”我拖着行李箱跨出大门,回头看见爷爷泛黄的眼里浸染着泪水。

坐在车上,我努力含着泪水不让它喷薄出来,记忆里回荡着过去和爷爷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有姐姐弟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面打工,所以我们仨就从小被爷爷奶奶带着在农村生活。我的记忆中,爷爷是一个纯朴老实的乡下老头儿。雨天,瘦削的骨架撑起厚重的自编的蓑衣,在没过小腿的农田里插着稻秧。小小的、翠翠的秧苗在爷爷的纯练娴熟的摆插下,像梳齿一样,一排一排整齐地列着,丝毫不受大雨的捶打。炙阳烤炽的艳阳天,积年累月暴晒下黝黑的皮肤愈加发光发亮,反射在小路旁的树叶上,斑影驳驳。银发中夹杂中丝丝黑发,显得苍劲十足。常年劳作而皱巴巴的手也是爷爷身上典型的特点。手背的肤质就像一张打蜡的牛皮糖纸,摸起来很光滑,常年曝晒,呈通红色。手掌因为常年握着各种锄具,形成厚厚的黄色茧子,摸上去,就像在坑坑洼洼的泥路上行走踟躇,与手背的颜色形成粗糙的对比。

爷爷是一个农人,从小生长在农村,村子四面都被山围绕着,山的外面还是山。村子离乡镇很远,如果要去集市买东西要么是坐1个小时的汽车,要么是爬山路,在蜿蜒曲折的山路绕啊绕。爷爷每次去集市都是选择第二种,当然,我也是跟爷爷绕山路。

现在脑子里回想起那最难忘的一次夜行。

那是在夏天,家里刚收了蕃薯,于是爷爷奶奶打算去集市换点生活用品。前天晚上,爷爷就把山上的蕃薯扛回来,整整两大袋。我们家种的是甜薯,适合晒蕃薯干,非常甜,那时候天天缠着奶奶晒蕃薯干,而看到蕃薯的成果展现在眼前,自己馋得不得了,尽情享受美味。奶奶顺便把前一个月腌好的白菜,也让爷爷带去集市卖。知道明天要去集市,我今天晚上就开心得要死,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就像小狐狸一样,想象着明天和爷爷进行一场奇妙之旅,想想就觉得美妙无比,迫不及待。时间越近,越幸福。

凌晨5点奶奶就起来叫醒我了。我睡眼惺忪,不断地揉眼睛,在指缝中,奶奶的身影在不断地浮动交错,绳子在奶奶手中迅速被捆成一团,腌白菜的麻袋和一大袋蕃薯麻利地系在泛黄扁担的前头,另一大袋蕃薯悠悠地系在后端,当然为了平衡和防雨的目的,奶奶又在后端放了一套蓑衣,和一顶草帽。奶奶动作一气呵成。爷爷和我吃完饭就开始我们的旅程了。

凌晨5点多的山村还是黑黢黢的一片,一轮皎洁的月亮静静地躺在夜空,似乎进入了深度睡眠。在月光的照耀下,远处的群山,高高矮矮,起起伏伏,就像是一幅手艺人不断修改中的沙画作品,生动无比。我们先是爬上一座山,那座山是我们村里最高的,正是这座山,阻隔了村里和外界的交通,也正是这座山,使得村庄常年保持它本有的寂静。这座山本没有路,但村里的人走得多了,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条路。这条路很窄,只够一个人通过,而且全是泥土和小石头,很不平,路的旁边就是丛生的杂草和苔藓。这条路是在群山中硬走出来的,所以路的两边都是高大的树,在漆黑的幕布下,大树就像一排排城墙,默默守着这条冒出来的路。微风拂来,树叶浮动,只听得沙沙的响声,甚是清晰悦耳。所以走在这条路上,很接近大自然,觉得自己就是融入这座山里的一滴血。因为天还黑,爷爷还带了一把手电筒,整片黑幕,只有一束暗黄的光穿梭在路中,很是显眼安静。

爷爷走在前头,我跟在后头,一手拉着蓑衣的衣角,另一手张开,不断去与旁边的树叶进行亲密的拥抱。突然,一声尖叫,一种我从来没听到过的声音,吓得我哭了起来。爷爷急忙放下肩上的扁担,跟我说:“孩子,不要害怕,这是松鼠在蹿跳,你听,松鼠在给我们唱歌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孩子,山是松鼠的家,我们进到了山里,就是它的客人,它这是在欢迎我们呢。别怕。”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抹去了挂在脸颊的泪珠,笑了起来。“爷爷,为什么别人去集市,都不走夜路,都是坐面包车,多爽啊,我们是不是没有钱啊”我疑惑不解地问爷爷。爷爷的嘴角微微上扬,用手摸摸地,然后坐了下来。他的喉咙迸出清晰的字眼“孩子啊,踩在土地上,我觉得踏实啊”爷爷抬头,对着一望无垠的夜空,又说“我一辈子生长在这个村庄,一辈子干的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活,每天都是与土地打交道,我习惯了,哪一天叫我离开了这土地一秒,我都觉得自己都不是我了,脚与土地接触,我心里觉得踏实啊!”我坐在爷爷身边,分明感受到爷爷的自豪感。我点点头,之前的委屈和害怕一扫而光。爷爷摸着那一大袋蕃薯,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爷爷这辈子就是农家人,我喜欢捯饬这些农作物,我喜欢走路,村子里的每个角角落落,我都知道。现在的交通是比以前发达了,但是坐在车上,我心里空荡荡的,脚下飘飘的,爷爷之前坐了一回,不到5分钟,爷爷就下来还是走山路,心里顿时觉得满满的,很满足。孩子,脚下踩的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踩的更是我的心啊!”我若有所思,明白爷爷坚持走路的真正原因,我也希望我能陪着爷爷一直一直走下去。

月光渐渐淡下去,黎明的第一缕晨曦扑面而来,暖暖的,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听了爷爷的话之后,我觉得自己也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我与脚下的这条路更近了。到了集市,我们开始叫卖,最后2袋蕃薯卖了50块钱,腌白菜卖了20块钱左右。我们把得到的钱拿到集市上换了一些面条,碗和肉、鱼等等 爷爷还买了一串我最喜欢的“灯盏糕”给我。买完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回家了,当然,回去也是绕原来那条山路回去。

小时候的记忆时时在我脑边萦绕。受爷爷的影响,我到现在也还特别喜欢走路,大学的校园很大,身边的很多同学为了方便都买了自行车骑行。可是,我不愿意买,我还是喜欢走路,虽然寝室离教学楼很远,我愿意比室友早点起床,吃个热乎乎的早餐,然后慢悠悠地走在结实的土地上,我感受着脚与土地接触的距离,体会着心灵得到的慰藉,觉得很踏实,很安全,很幸福,就好像回到儿时和爷爷一起走的夜路。

其实,现在我很怕。我怕在这个繁华的都市,越来越少有可以走的路了,我怕自己太浮躁,不能再静下心来走路了,我怕,我再也没有机会和爷爷一起走路了,我怕,现在不走路,以后就没什么机会了。我怕,我有太多的怕,所以我现在只能多抓住在校园里的机会,多去走走路,多去体会那份踏实的感觉,多去感受心灵与土地建立起来的链接!

爷爷今年已经89岁了,而且身体变得不好,而且自己常年在外读书,和爷爷相处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记得过年的时候,给爷爷洗脚,发现爷爷的小腿上有一些异样,爷爷说非常痒,我猜想可能是长期浸在农药的田里,才导致腿受到化学物品的侵蚀,看到那些烂的皮肤,而对比自己的白皙的皮肤,真的觉得很心疼。爷爷这一辈子在农村土地上劳作得有多狠啊!

我拿开水,再放进几片姜,给爷爷泡脚,爷爷刚开始还不同意,怕会传染给我,在我的一再要求下,爷爷终于同意。脚泡了20分钟,我默然了20分钟。可我的记忆线被拉回了那晚和爷爷走夜路,爷爷告诉我的土地道理,或许爷爷现在自己也忘记了,可是我却一直记在心里,即使若干年后,爷爷将离我而去。

坐在车上的我,五味杂陈,只希望时间慢些,不要再让爷爷老了,我知道爷爷的心里还惦记着那片深爱着的土地和那条小小的土路,我也希望我快快成熟,陪爷爷再去体验一次夜行。

    车渐行渐远,记忆却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