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米一的发现
作者:张艳如   学校:信阳师范学院   阅读量:1887
排行:369   票数:125

米一的发现

                        

“你去新玛路口,你就在小吃一条街。”男人指着黄色衣服的女孩后又指着蓝色衣服的女孩说道。

“新玛路口在哪?”黄衣服的女孩问。

“连新玛路口在哪都不知道,还出来做什么兼职?”男人厉色地回答。

路过的米一正好听到他们的对话,她停下脚步,好奇地盯着男人和那些女孩看。他们的胳膊上均挎着白色的袋子,“玉景腾龙家具”印在袋子的正面。米一辨认出这是一群大学生,其中好几个还穿着米一学校的校服。米一拿眼斜过那些白色袋子,不由得心头一紧,她看到里面装着厚厚的一叠广告单。

“都听明白了没!长点眼力劲,出发!”男人一声令下,手下的那支白色队伍便七零八散。

米一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她今天将要做大学里第一份兼职——发传单。当学校的中介公司给她报名表,她看到发传单三个字便直接坚定地选择了这份工作。可是刚才的那一幕,突然使米一觉得发传单是件挺可怕的事情,至少没有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妈妈的围巾,爸爸的皮鞋,妹妹的生日礼物……一想到这些,米一的脚步比思绪还快,她已经乘上了十八路公交车。

米一被领队分配到和美广场,领队扔给她一个塞满广告页的袋子说:“不要随便逃岗,我会不定时地察看。”

米一抱着这些单子在商场出口发的不亦乐乎。“全是骗人的!”米一看见手中广告上印刷的“7万元买别墅”时在心里骂道。

“阿姨,您拿好。”

“叔叔,您看看。”

“谢谢……谢谢。”米一嘴甜地喊着各种称呼热切地将一张张页子递到来往行人的手中。

最后,米一抱着厚厚的页子逃开了商场门口去了一个小路口。因为在商场门口她注意到一个老奶奶不停地在扫垃圾,奶奶的腰杆几乎没有办法直起来,那些垃圾竟全是自己刚刚发出去的页子。那些不久前她才称呼过的叔叔阿姨,在一个转身后便把页子随意丢在地下。老奶奶负责商场出口的卫生,所以她只能不停地扫这些秋风落叶般袭来的广告页。米一很羞愧,干脆抱着怀里的“垃圾”逃开了。

小路口虽小,人流量却大,那里早已潜伏着几个发广告的,他们手里的广告五花八门,什么“皇宫酒店、”“绿林小区、”“宝宝孕婴店”等等。米一惊讶,怎么平常也没见过这么多发广告的?

米一忘了,她也绝不会记得自己逛街,当那些拿着广告的手向她伸来时她的眼睛总是在瞅着二楼商铺上镶着的巨幅明星广告牌。有范冰冰代言的化妆品,周冬雨代言的运动衫。每次米一都是一马平川地走过去,完全不留意自己的身体挡回了多少广告页。

米一先将路边停靠的轿车塞上了广告页,而后又发给过路的行人。领队说过,只准往轿车里塞,不准往自行车,电动车里放。米一思摸着这话的意思,最后终于领悟,却又觉得这完全是错误的决定——认为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买不起他们的东西吗?这是厂家的什么狗屁逻辑?于是,她便拼命的往自行车里塞,很快,米一发现那些广告页全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星星点点的黑光。行人手中的页子同样地变成圆圈状的黑光。米一注意到自己怀里抱着的页子是纸状的,一旦发出去,就会变成圆圈状的黑光。车子开动,有着黑光瓶口大小的圆圈子弹一样地发射;路人走动,这些黑光圈便似蜗牛般缓慢爬行。米一为自己的发现兴奋极了,她想象着这座城市将被黑色光圈填充后的样子更加迫不及待地要把手中的广告页都散发出去。

米一不觉间走到了一条热闹的街上,街两边摆满了小摊子,卖棉袜的,卖地毯的,卖麦芽糖的应有尽有。人头涌动着穿行,好不热闹。米一揭起一张广告朝一位穿着风衣,脸部轮廓生硬的大叔走去。大叔看见米一,右手一摆,示意不要,擦着米一的肩膀走过去了。还有许多的男男女女看到米一递过来的单子,直接绕过她走开了。

米一走近一位老婆婆,婆婆站在一个破旧的车子旁,车上坐着一个眼斜嘴歪的男人。婆婆高举一只碗,嘴里不停地向过路人说:“可怜可怜吧,儿子智障……她的碗还没举到米一面前时,米一便将口袋里的午饭钱放进了她的碗里,米一看到她的钱孤零零地躺在里面,怪可怜的。

米一继续向前走着发广告,渐渐的米一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哪些人会接,哪些人不会接。米一最爱朝老人手中递,他们不仅会双手接过单子,甚至会在脸上流露出一种“孩子辛苦了”的表情。米一每次都看的心里暖暖的,她想到自己以前问路的时候,如果碰到的是位老大爷或者老奶奶,那么他们一定会把该走几个街口,拐几个弯,有什么标志都给你讲清楚。

“姐姐,给我一张票。”一群小娃娃伸出爪子跑过来。

“这不是票,是广告,拿好了。”米一对他们说。

“谢谢!”孩子们一溜烟就跑没了。米一看到街上现出了更多黑光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她放眼望去,城市的黑光越来越多。她忽然想起来领队交代她的话,于是就往回走。后来,她诧异地看到那个讨钱的老婆婆成了瘸子坐在地上,而车上男人的五官却端正起来。再后来,米一索性不再发单了,她抱着那些广告就站在那里,因为她发现当她把广告发到行人手里后,他们会去看上两眼,而在他们看这两眼时也许就会撞上疾驶而来的汽车。

人来人往,如空气换进换出。米一站到下班的时间,大摇大摆的在领队怪异的眼神下离开了。垃圾车开过去,黑光便在米一的视野内消失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