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她从海上来
作者:葛元利   学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阅读量:416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她从海上来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视角,思维,甚至是阅历的不同,从而改观的不仅仅是事物的表象,乃至深入内里的本质。就像在那个参差的时代,在中国、在红尘的最深处,一位传奇女子从海上款款而来。

而海上来的女子,却注定着满身风雨。

与众人一样,第一次与张爱玲的“遇见”便是她的文章。在我初二时,学校订阅的《语文报》里刊载了一篇她早期的作品——《我的天才梦》。行云流水的笔触,点染着青春里微茫的无妄与自持。在文章的右下角,有张爱玲掐腰斜仰的图片,清冷孤漠,仿佛神女峰上展览千年的玉石。人间香火,饮食男女,都与她无关,只是多了些啮齿蚤子,并不妨碍衣袍的华丽艳美。

一篇又一篇的读她的文章,多是散文,有简洁的寂寞,有无意的触动,还有不经间淡漠的震撼。一张又一张的看她的照片,都是一样的傲世,一样的清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岁月剪刻予她的是云淡风轻的安然。其实我可以想象,在那样一个天高云淡的大黄秋色里,红廊曲亭,一身着月白碎花旗袍的古典女子,手中没有温润如玉的丝绣圆扇,瘦长的身子反衬着旗袍的妡长,行动姿态不忸怩,反而稍雷历,薄凉的目光横扫着庭前的落花,没有哀葬,没有泪吟,只有一句不动声色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红湿锦官处,看透的除却风花雪月的光怪陆离,还有商女不曾知晓的亡国恨。

香港记者戴文采曾暗访过张爱玲,并撰出稿件《华丽缘——我的邻居张爱玲》,在文中,她说:她(张爱玲)真瘦,顶重略过80磅……生的长手长脚,骨架却极细窄……亮如佳洛水海岸的蓝裙子……一丝不苟的开出一朵一朵像黑颜色的绣球花……因为身体太像两片薄叶子贴在一起,即使前倾着上半身,仍毫无下坠之势,整个人成了飘落的两宇……。虽然文中有诸多处对张爱玲的身形体态做出白描或是写意,但戴文采却并未真真正正的与张爱玲有所面谈。所有的,不过是她在暗中窥探、小心调查而得。最后,戴文采也只能无奈地用“岁月攻不进张爱玲自己的氛围”而悻悻小结。

世人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等浮飘性话语,如若将其用于我的身上,纵使打死千万次也不肯承认,而用在张爱玲的身上,却是极其微妙的恰切。张爱玲的孤傲清僻不仅仅是在她的性格与行为中凸显,亦在她瑰凉的笔尖中流淌的大放异彩,似乎就是一夜之间,在香港、在文坛多出来了一个名叫张爱玲的诡异女作家。在她的文字世界,亲情、爱情都是冷漠的,金钱可以让一切情感扭曲、变异,人间无恒爱,只是在某个天时地利的迷信中心跳漏了一拍,或是多跳了两下,然后一切又都归复于最初的常态,爱情只是存在于最初的那一刻,太过持久会出人命,要不得!而众人所崇尚的赞扬的革命精神与奉献精神,也不过是她笔下用以调侃的谈资,王佳芝的悲剧是众人的悲剧,而王佳芝的梦不也是众人的不清醒么?最后,王佳芝的悲剧,是生命的无奈,却也是时代的不幸。看透尘世苍凉,一贯的只是张爱玲的笔,而于其自身,却是时间无涯的不可忘却。

在张爱玲的一生中,除却文学,可圈可点的还有她与胡兰成的“倾城之恋”。张爱玲说:“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一个执拗孤意的女子,一个情场老手的男子,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她们的容身之处吗?还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曾与胡兰成有过“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美丽期盼,后来,一位已故当代作家南康白起为了表达对爱人的真情与对爱情天长地久的期望,引改为“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让我更喜爱,并为之伤怀。而于张爱玲而言,两年,花开花谢两轮回,最后,胡兰成从她身上带走的除了一份小女子真挚的爱情与一位天才作家的骄傲与尊严外,还有她文学创作的生命。凋零的爱情,在极致的才华里掘出一方悲美的坟墓。

有人说,读张爱玲,犹如读一段风花雪月的民国岁月,在锦瑟流年中细品芳华。张爱玲,这个海上来的女子,倾其一生,在喧嚣中静默,在沉寂里狂欢,但最后的最后,所有的喧嚣都将归于安寂,所有的繁华也都会落入尘埃, 就像在那个异乡寓所的悄然辞世,花落无声,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