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记忆的最深处,在流年的岁月中,在时光的末梢里,不变的是回忆,已变的是如今,在时光的魔法之下不禁让人叹一声物是人非。
——题记
夏,逐渐远去,带走似火的骄阳。秋,悄然而至,带来清凉的秋风。路旁的榕树见证着四季变迁,发黄的枯叶像蝴蝶,随着秋风起舞翩然。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渐渐把我从对秋的沉思中拉扯出来,往声音的方向望去却被高楼挡住了视线,但对这及其耳熟的乐器声一时间我竟有点反应不过来。
时光渐行渐远,当时光不复,徒留一段回忆时,我能做的也只是尽力回想。“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身穿素衣归中原”听到这美妙的嗓音,我也不经跟着哼起来。在这似水流年里,时光也缓缓倒流,尘封的记忆也被掀开。
外婆是个戏迷,她们那一辈的老人家都喜欢看歌仔戏,每逢节日需要庆祝的时候村里必定会请戏剧团来唱戏,这时候几乎全村的老人家们都会出动。外婆只要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就知道是要开始唱戏了,她必定会背着我准时去看戏,小小的我趴在外婆宽阔的背上觉得很温暖。外婆迈着稳健的脚步就背我去看戏了,看着外婆宽厚的背幼小的我心里满满都是安全感,,于是我就一只手搂着外婆的脖子,腾出一只手来数星星。
穿过一条巷子就到戏台了,这条巷子有点深邃,可外婆凭着星光竟也走得如此顺畅,看着外婆高大的背影,我暗暗决定要快快长大就可以换我背外婆了。到戏台的时候台下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因为戏台较小台下场地不大,所以能容纳的人不多看起来便显得拥挤些,外婆凭借她矫健的身手在台下找到一个看戏的好位置,然后把我放在台阶上,用一只手紧紧地牵住我的小手。我看外婆看得那么专注,于是我放弃数星星也踮起脚尖睁大眼睛认真的看。“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身穿素衣归中原。放下西凉无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台上的薛平贵慷慨激昂的唱了起来,我听见外婆也跟着哼起来,脸上的激动之情显而易见。
在戏台的东南方向是一家卤面店,经营者是一对中年夫妇同时也是戏迷,所以就把店开在戏台旁边,每当有做戏的时候这家卤面店的生意也特别红火。这家卤面店的名字叫千里香,所以就算是开在巷子深处卤面的香味也能飘出来,正所谓十里飘香。外婆和这对夫妇是好朋友,每当看完歌仔戏,她有时会带我一起去品尝这对夫妇家的卤面。一踏进店内昏黄的灯光让人有昏昏欲睡之感,店面的装潢也是以黄色为主调,虽然有温馨的感觉,但是昏睡之状来得更加急速。想要解除这种状态,一碗香喷喷的卤面就足以把瞌睡虫赶跑,所以面对美食我不免狼吞虎咽起来,弃形象于不顾,而外婆则慢条斯理地吃着,唇角扬起微笑和店主人聊天,在我听来聊得最多的是歌仔戏。
还处于懵懂时期的我只好听着大人聊天,又插不上嘴,于是只能夹着外婆碗里的肉慢慢地嚼着打发无聊的时间。等到客人走得差不多了,外婆才起身告别,然后又背起小小的我,踏着满天的星光趁兴而归。这便是我童年中最深处的回忆,是和外婆在一起快乐的时光,每次我都是静静的,静静地看着外婆,静静地等待外婆,静静地眷恋外婆,外婆相对于幼小的我而言是多变的,她富有行动力、健谈以及矫健的身手,而我却无法预知她的下一步行动,只能静观其变地等待着惊喜的来临。
如今,这段尘封的岁月已经不能在现实中寻找,只能停留在流年里。外婆脸上的皱纹,微驼的背,裂开皮肤的双手,不稳的步伐,证明时光已经远去。而我渐渐的长大,长得比外婆还高,比外婆还重,当初想背外婆的愿望早已实现。如今,戏台比之前扩大了三倍的规模,雪白的墙壁早已代替以前的水泥墙;东南方向的千里香早已迁移到大街上;那条深邃的小巷早已不见它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以至于我一直没有机会遇见丁香般的姑娘。
在我记忆深处里,我慢慢走,沿途欣赏,在独好风景里与外婆共舞,然后用眼睛看,用心体会。回眸,外婆、戏台、“千里香”、小巷……已在记忆深处,岁月已把人事物变得面目全非,然而儿时记忆犹在,回眸,向记忆深处望去则是满满的温馨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