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什么时候再让你回娘家?
“我老乡回广西了。”妈妈在电话那头轻轻的说。“妈妈,你是不是很羡慕啊!等我挣钱了再让你回娘家。”挂了电话,一句话涌上心头:家,双脚可以离开,心却永远不能!
有谁的妈妈出嫁二十多年只回过两次娘家?谁的妈妈因为爱子女而留下了未见双亲最后一面的遗憾?有谁的妈妈会因为一时的贫穷,后悔没有在母亲活着时多寄些钱?
而我,就有这样一位妈妈!
二十二年前,妈妈从广西钦州嫁到河北保定,嫁给了身患小儿麻痹的爸爸。妈妈小学二年级文化,在二十一岁时听村里的人说去北方打工挣钱,她就瞒着父母跟着村里人来到保定,可是结果不是像当初说的那样给介绍工作,而是介绍婆家,介绍给北方在本地难找到媳妇的汉子。几经介绍,妈妈嫁给了大她两岁的爸爸。这一嫁,便踏上了漫长的思乡的旅程!
妈妈初来北方,从饮食到起居都不适应,她凭借顽强的毅力,把钦州口音改成了保定话,把吃米饭的习惯改成了吃烙饼和馒头,从南方冬日的温暖适应北方的酷寒!后来有了我,她开始跟着村里的老人学做棉衣,由于奶奶不谙俗务,只在妈妈坐月子的时候做过一套棉衣,没穿多久就开线了,之后就是姑姑和妈妈给我做,从这些方面我敬佩只有二年级水平的妈妈,敬佩她的坚强,朴实,及对环境的完美适应!
可这么坚强的妈妈回娘家的经历却少的可怜!
到妈妈出嫁的第八年,她未回过娘家,外婆来河北探亲,住了一个月,就走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外婆,也是倒数第二次。还记得当时,我嫌外婆烧开水的时间晚,凭着倔强和任性,我就自己烧,结果点火的时候差一点烧着自己,最后还是外婆解围。青春年少,在幸福时光中慢慢失去祖辈的爱,并与我渐行渐远!人生啊!有时候就是这么折磨人,让人措手不及,来不及体会,更经不起时光的打磨,不禁感慨缘分的短暂!我当时那么小的年纪,并不懂得珍惜,不知道什么叫失去。
在我八岁,妹妹出生了,外婆没能见到妹妹就回广西了。这遗憾一生都没有补救的机会,在接下来的生涯中妹妹只见过外婆一次,就再也见不到了。这何尝不让人惋惜?所以有一种记忆在我们的生命里缺失,每年看着别的小朋友去外婆家拜年,我们从来不去,离得太远了,而只得眼巴巴羡慕别人。
当我小学毕业,经济稍宽裕,一家四口去广西探亲,那一年我14岁,这是妈妈嫁到北方15年来第一次回娘家,爸爸这个姑爷第一次登老丈人的门,我和妹妹第一次去外婆家。此时外公早已去世14年,妈妈来我们家的第二年外公就去世了,当时我刚出生,妈妈没有回家。
一家人待了一个月,就回北方了。回来的时候我们只给外婆留下了700块钱,外婆在离别之时,用钦州话对我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读书了,有出息了,千万别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千万别在同学面前嫌弃你父母穷就装作不认识。”这是外婆给我的教诲,而此次广西之旅竟然是我最后一次见外婆,即成永别,每次想起来,心就像针扎一样疼。
我念初二的时候,刚过完年,马上就要开学了,舅舅打来电话说外婆病危,电话一打来,妈妈就坐不住了,我知道,她慌了,面对要失去母亲的痛楚,而自己却没有尽过孝,其中的愧疚,后悔,自责,不言自明。
妈妈第二次回了娘家,我的任务重了,学习,照顾一家的生活。我时常抱怨,妈妈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那会儿并不明白,妈妈没有手机,老用舅舅家电话不太好,更重要的是妈妈只拿着一千块钱,除了给外婆交部分医药费外,并不敢花在别的方面,她走的这一个月,整天守在外婆身边,喂水,喂饭,擦身子,洗衣服,有时候外婆便秘,妈妈还得用手帮她解决,我能想象照顾病人再加上即将失去母亲的痛楚,身体和心灵双折磨,她肯定特别艰难。
妈妈走的这一个月,我过得真累,而且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这么长时间,姑姑给我说:“打电话让你妈妈回来,你整天干活,落了学习怎么办?”我就拨通了电话,哭着让妈妈回来,说自己感冒了,一直不好,需要她照顾,就这样妈妈被我的谎言骗回来了。几天后,舅舅打电话说外婆去世了。
接完电话,只见妈妈抱着被子痛哭,撕心裂肺的痛苦,那哭声至今留在我的脑海,甚至不敢回想,我的错误永远都弥补不了!她眼睛肿了好些天,十几年来第一次见妈妈哭,平常做家务,种地,忙内忙外,勤勤恳恳,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母亲,看到她哭,我心里谴责的苦水泛滥,都怪我,留下了这么大的遗憾。这次妈妈没再回去,来回花销大,而且人也不在了。
十几年的异乡生活,在每次想家的夜晚不知道妈妈浸润了多少块手帕;在受了委屈没处诉说的时候,不知道妈妈内心多么的痛苦;在伺候一家老小吃喝,累的时候没有娘家的港湾停靠,不知道妈妈多么的无助!
为什么妈妈不能回家呢?我也疑惑,慢慢长大,透过双眼,就可以看到:一是家里穷,我八岁家里就分家了,爸爸当乡村兽医不怎么景气;另外是我们怕妈妈回家了再也不回来了。这样,我会有一个不完整的家,所以爷爷奶奶一直不让她回家,据妈妈说,刚来的几年,每天会有人在家看着她。现在看来,这么做是多么的的自私,剥夺了妈妈回娘家的自由和权利,虽然成全了我们家的完整,但却赋得永久的悔。
是我的谎言造成了我和妈妈永久的悔,“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活一辈子最可悲的遗憾,面对亲人的离去,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没伺候到最后一刻,没披麻戴孝,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是我的自私。而今,我已读大学,在妈妈面前从不敢提我骗她回来造成永久的悔这件事,因为内心的愧疚,因为良心的谴责,因为心灵的伤痕!
每次听妈妈说,原先生活条件不好,舍不得给你外婆多寄些钱,现在生活好了,人却不在了。
当她说时,我不敢正视她的眼睛,怕看到她双眸透出的后悔,怕读出她内心遗憾的独白,怕闻到她思念双亲的心跳,而且也不敢说一句话,说不出来,我心虚,有时候不知道拿什么抵制生命的无常?
挂完那通电话,我许下愿望,大学毕业后,我第一个月的工资要让妈妈回娘家,看看别离的故乡,久别的舅舅,更重要的是看看永久安睡的外公外婆!
告诫自己:尽孝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