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于 长 沙
之前总觉得那些为别人的书作序的人,有种带着一支笔就行走于世界各地的漂泊感。每次看到“写于XXX”,总想着以后我也要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一次……
20岁生日的时候,本该写点什么纪念一下的,如今看来,还是现在写更有意味些。在长沙一年多,如果让我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勇气”。当我毅然决然地把所有高考志愿都填向南方的大学时,我就知道我将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一个需要蜕变的自己。果不其然,一年而已,我真的变了。
军训的时候,我说过“既然开始撒下了汗水,就继续前行”。所以,虽然脚伤很痛,我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是一瘸一拐的,毕竟是人生最后一次军训,不想因为区区一个关节炎,而留下最后一次踢正步的遗憾。
接着,真正的大学生活开始了。高三的时候总是以“到了大学就轻松解放了”安慰每天刷题的自己,可是,现实总是很骨感。传说中的“岳麓区第一实验中学 ”有早自习,有晚自习,有作业,有点名,有阶段性考试,更坑的是居然还有“题库”的存在。说好的“轻松自在”呢?说好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呢?统统都是……
在大学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社团联合会的面试。第一次的面试哎,完全看不出我面前的这两个人就是只比我大一届的学长学姐啊。严肃得让人心惊胆战啊。听到与我同一组的那个男生用不是特别标准的普通话谈自己对调研部的规划时,瞬间觉得自己是freshman中的freshman,简直是一张白纸啊。只能硬着头皮,表示我强烈的加入组织的意愿。万幸的是,我进来了。在这里,我们一起刷炉具,我们一起准备辩论赛,我们一起为了打发会议时间而做游戏……好像一切都还在眼前,调研部,因每一个人的存在而优秀。
第二个是竞选院会的主席助理。那应该是我第一次站在一屋子的人面前竞选。精心准备的一番,最后,只有10票。“什么鬼,太少了吧。勇气可嘉,下次再来?算了,姐不玩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晚上一系列的情绪变化。不过,这次小小的失败应该是我了解“天外有天”的源头……
接下来,模联。早就在高中看见过模联高大上的海报,没想大学还有这样的活动,二话 不说,十一在家的时候填了一张报名表,就这样报名了。向高中的班主任请教一番,也和之前参加过模联的同学打听了一下规则制度之类的内容,感觉蛮有趣的。可是,到了写立场文件的时候,就没那么信誓旦旦了。陌生的英文词汇,不熟悉的军事国情,全场英文的发言,本来就是一个小小的国家,又失去了搭档的配合,简直……没信心,疯掉,想逃,各种不安分的想法都冒了出来。尤其是当某个夜晚,为了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着屏幕到凌晨两点半的时候,真的想放弃。和另一个国家的代表吐槽大学比高三还累的时候,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可是你现在做的,都是你喜欢做的事啊。”的确,为了我喜欢的事而努力,对得起自己不是更重要吗?也许我并不适合模联,但是经历了一次,才会发现你是否合适,不是吗?
早有耳闻,学生会是一个锻炼的好地方。果不其然,连考试都有三轮。笔试、一面、二面,每一轮都让人有种步步惊心的感觉。有人说:干事干事,就是个干事的。其实后来,我觉得,不仅如此。校辩赛、一二.九、自卑亭、跳骚市场,曾经写过的主持词、发言稿,曾经布置过的会场,曾经开过的简明扼要的会议……现在想来,也许我曾经犯过许多错误,也许我曾经因没有经验而慌张,但在校会的日子,很充实,很快乐。这里有让我很崇拜的大咖,有聊得来的学术文化部的小伙伴,有其他部门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一群朝着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努力、奋斗的人。
关于学业,我坦诚,那其实不太理想。大一的遗憾非成绩莫属。没有老师的督促,没有系统的学习,全靠考试前的抱佛脚,呵呵,还好都及了格。成绩显示的是态度,或许我的态 度还没有100%地用在自己的专业上。反倒是平时去蹭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还有西班牙语都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颇多。
其他,旅行。既然来了南方,不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怎么对得起离家的这2380公里?其中,最任性的一次应该是衡山之旅。那是刚刚20岁,一次汲取勇气的旅行。从来没有爬过海拔1000多米的山,反正就任性地拉着两个小伙伴从山脚爬到山腰,又半夜从山腰爬到了山顶。期待的日出和云海都没有如愿以偿地看到,但是在祝融峰和望日台上,留下了我们足迹。或许以后有机会,我会再爬一次,去看我想看的日出和云海,但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这般兴致。
梦想,目前还没有忘记高中三年一直以来的目标,哈哈,会为之努力的。Fighting!
总之,我的大一生活,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长沙见证了我的许多“第一次”,见证了我的奔二时光。美食美景不可辜负,在长沙的日子,亦不可消磨虚度。期待接下来的时光,期待更加有滋有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