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真的只是“玩”吗?
魏钊攀
说起大学,大部分人的定义就是“玩”的地方,说每个人都这样认为有些夸大其词,但是,说绝大部分人这样认为绝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真的只是简单地“玩”吗? 我想,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
“玩”这个定义从何而来? 很大部分是身边人的耳濡目染,就说亲朋好友,过年回去,多少不是问“大学爽吗 ”“谈恋爱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换做是高中,想必问题会是期末考试的成绩。甚至在高中,“大学可以天天玩、没人管了”的话语几乎天天回荡于耳。然而,大家也会发现,于父母,从不会问你那些玩笑话,反而上了大学,还经常不放心我们的学习,一再勉励“别挂科、争取拿奖学金。”这毫不奇怪,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除了父母,没有多少人会真心为你考虑,如果不加甄别地听信别人戏谑之语,在自己的生活里扮演别人假定的角色,你就真的输了!
所谓大学生活,对比高中生活,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可厚非,但简单定义为“玩”实在是谬论。高中奋斗的目标就是高考,你无从选择,无论三年你如何安排,学也罢,玩也罢,终究逃不开高考的枷锁,归根结底就是“读”,高考成绩就是你三年努力的“评价表”。
然而大学,相比高中,确实轻松很多,与其说“玩”,不如说是可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增多了。主体目标是毕业,和高中不同的是,多了许多小目标,包括“英语四、六级”等一系列的证书等着我们去征服,当然除了学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也在小目标之列。根本不同就在于,大学考验“自制、自律”,四年荒废导致没毕业的大有人在,其他小目标的修行也完全靠个人,没有人会强制你,更没有人会督促你,就算你放弃了这些小目标,也不会再有高中放纵的那种违心感,反而有点坦然,安慰自己:别人也这样。然而也正因为此,有多少人,除了上课,时间都花在了手机、电脑上和一些毫无意义的交际活动上。你们可曾扪心自问,你们来大学,是为了什么? 是那个“玩”的错误定义,还是自己的梦想。
不得不说的是,大学生们还面临着一个残酷的事实,毕业后的“就业难”,然而能否就业,不在“天命”,取决于四年的“人为”。如果你四年天真地追逐着那个所谓“玩”的错误定义,那么毕业即失业也就是常理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众人皆知,没有好好提升自己,只凭一张文凭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反之,文凭只是你四年逐梦的见证罢了,就业乃至你将来的风生水起,绝对会是你四年不懈奋斗的最好回报。“投资自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毕业后你的价值高低,完全取决于四年你如何投资自己。
人总是喜欢逃避,害怕做出选择,因为选择总是让人纠心的。然而进入大学,不再像高中那样无从选择地“读”,许多分叉路口等待着我们自己把握,必须做出选择,容不得犹豫,更容不得逃避。大学毕业后的人生,是与那些你所谓的“他们也在玩”的那群人一起平庸,还是活出与众不同的精彩,取决于在这关键的四年,你是追逐“玩”的错误定义还是自己的梦想。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