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丰山屹立
作者:郭昭宇   学校:重庆工商大学   阅读量:508
排行:1020   票数:1

                    丰山屹立

我的太爷叫郭丰山,今年90岁了,我们村里最年长的人之一,可是不幸于5月初去世,缅怀对先人的敬仰,我们深刻的悼念这位生于斯,逝于斯的老人,位只属于这里的泥土和草的人。

太爷爷年轻时苦难多磨,17岁时便给地主停活,每日朝起而出,日暮而归,辛劳而又平淡,后来太爷结婚了,这本生儿育女的时候中国当时遭受了法西斯帝国的入侵,身为热血男儿,太爷自然抗起了枪,上了战场,历尽厮杀鲜血染红了黄河的水,灌了汾河的地,这位饱经风霜的勇士回到了故里,之后便是开垦荒地,改造旧农村,这时,这位壮士终于有时间来经营家庭了,这才有了今天的我在这里讲述他的故事。

太爷在生活中勤俭节约,粗茶淡饭把爷爷们养大,爷爷兄弟姐妹六人,那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工业水平低下,想要抚养6个孩子成长谈何容易,不够吃太爷便开拓荒地,不够穿老奶养蚕缫丝,儿女成家立业,这两位长辈自然也不清闲,他们帮助儿女们选房址,找房,可谓双手托举整个家。

在儿女成家立业后,这两位老人辛勤面貌仍不变,老奶每日在家中饲养牲畜,太爷每日外出放牛去种田,一直忙碌在外,风骨坚毅而又朴实,这就造就了他活力不散的体格基础,许多老人活到花甲之年,或逾古稀便卧床待而带天命了,而我的太爷就像是一头健壮的公牛,永远的辛勤劳作于田间,每当别人说他爷爷奶奶都病逝时,我都感到特别自豪,因为我的太爷和老奶健在,这两个老树仍屹立风中。

然而不幸发生于09年,这年老奶摔倒了,腿部骨折,之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我印象中的这位时常在四奶奶家房顶上乘凉的奶奶便从此卧床不起了,太爷的精气神也于2014年后开始衰减,对,就是2014年甚至2015年太爷都还坚持去田间劳作,不能锄地,他便给牛割草,永远不下来,但是天命难改,2015年我见他时,他很少站起来了,他躺在床上盖着厚被子,仿佛再也没有力气了,今年年初,我们为他举办了90大寿,太爷在寿宴中放声歌唱,看上去精神头十足,直到5月初,我听到他大病的消息时,我才知道他这是真的不行了,他似乎在那次宴会上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他想把他生命的最后的美好时刻留给我们,留给我们这些不孝的后代,太爷的伟大无私令我愧疚。

太爷就这样走了,走得这样安详,这样悄无声息,似乎他并没有走,他就活在我们的心间,是的,太爷一生困苦从没幸过一天福,他用血泪和汗水养育了我们一代代人,现在我们家族已经站起来了,我们不会忘记太爷的努力,我们是吃水人,他便是挖井人,坚持不懈,勤恳工作,明理达智,愈挫愈奋的精神已经成为太爷丰山精神的基础元素,勤劳的血液将代代流传,智慧的信念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