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一纸情书,半生情话
作者:武少磊   学校: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阅读量:496
排行:1108   票数:0   距离上一名还差0票

一纸情书,半生情话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影评

前两天部门福利,有幸获得几张电影票,于是便去看了这场电影。我记得第一部是一位同学曾经推荐与我,当时看完后就感触颇深;至于第二部,它的情怀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对自己的触动也就更深了。

本电影以《查令街十字路84号》为线索讲述了一位澳门赌场女公关与一位洛杉矶房产经纪人之间的偶然相识到最后相爱的故事。但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不是简单的爱情剧,它真正的表现出了一定的情怀。我看过一句评价认为最合适不过,它是一部“散文式的小说”。

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这部电影真实的表现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虚伪与现实。姣爷被同学无情抛弃,留下一大笔赌债;同时自认为获得爱情的她实则是邓先生的钱色交易。在她最无助、最难过的时候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罗大牛带给了她一丝慰藉。而真实的罗大牛呢?为了能够买到林老的房子,打出了一手好的感情牌,直到最后被揭穿,他才感觉到自己活错了。毫无疑问,吴秀波的演技已经到了一个绝妙的境界;他真实的呈现了罗大牛这个孤独患者的心理变化:每天居无定所,没有真正的朋友,过年时自己在海边靠着从便利店买来的水饺消磨内心的孤独。他的神色和眼睛将那种空虚无助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就是这么丰富的剧情变化导演薛晓路却将它以一种“散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我看来这主要归功于那些书信和两位主演的心灵独白。

一纸情书,半生情话,余生爱情。在这个现代化时代,书信的传递不免增添了这部电影的浪漫气息。同时书信的一种神秘感更加容易的表现了双方真实的内心活动,并且将对方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都释放了出来。编剧的这个编排想法应该是来源于海莲和法兰克之间的故事。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如此唯美的方式无疑是将这部电影升华为“散文化”的最佳方式。从最初的互喷对骂到最后的相互关心甚至相互爱恋,正像影片的名字《不二情书》一样,这些情节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也是我认为本电影的情怀所在,那就是林姓夫妇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故事是这部电影的泪点所在,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表现这对夫妇将近七十年的深厚感情,林老在自己婚礼上对妻子说的话朴实无华,却感动了无数人。林老教给老伴儿的“林唐秀懿”四个字在她的人生最后时刻终于用到。爱情到亲情的转变需要漫长的时间以及无数的考验,那是两人共同走过一段路后对人生的感悟。其实林姓夫妇的感情实则反映了我们国家过去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或许在他们看来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他们只想对方能够健康的生活着。我们这代人的感情总是在喧嚣的世界里显得脆弱,好像前一秒还可以深情拥抱,下一秒兴许就分道扬镳。影片中这段镜头的拍摄是对当今现实生活最有力的抨击。

梁思成曾经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历经若干年的考验,两人依旧在一起。谁又能在遇见你的时候向你保证一生一世爱一个人,可是白发苍苍却永不分开,就是一生最好的情话。

上个年代的人让仍旧在教我们怎样对待感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保持那颗初心。

电影的结局让人欣慰,两人在历经千百次错过后,终于在那个最终地点查令街十字路84号相遇。彼此眼泪打转,嘴角上扬。看到那里我突然想到了欧.亨利式结尾:含泪的微笑。

最后用影片中的一句可以概括林姓夫妇感情的情话结尾吧:爱到平淡处,余生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