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那年初夏
作者:徐东东   学校: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阅读量:1157
排行:849   票数:6

那年初夏

——写给三年同窗好友

那年夏天,我无比憧憬大学;今年夏天,我无比憧憬那年。

我们每一个人皆是时光中的旅人。可以说,时光就像是酒,酿得越深,越久,拥有的情意就渐浓。一些人,任时光怎么流逝,它依旧妥帖在心深处;一些情,不增不减,安然无恙,在时光中渐次沉淀。

不知不觉间,又已是一年初夏,没错,响亮的毕业季。那些明灭相随的离合悲欢,都将在这一季里化作一纸云烟,载走多少温暖的心情。享受着宿舍外惊雷和雨滴的交响乐,才想起那时的自己,天真地把时间想的过于仁慈,其实,不然。

突然想要写点什么,来纪念逝去的三年高中岁月,借机舒缓一下自己此时此刻莫可名状的心情,就像现在的大四学长学姐一样,心情复杂。说来可笑,一直想当个文青,后来不知不觉走偏了。许久不写文章,这时候却有冲动想要写一写,不知道是骨子里的性情使然,还是内心深处想要特意地煽情?

想那年,成堆的复习资料,整日的朗朗书声,背完了安心睡觉明日继续,日复一日。

想那年,熟悉的青春校服,唯美的毕业照片,拍完了笑颜露却也泪花溅,缓而又缓。

想那年,辛酸的复习岁月,模糊的高考碎片,考完了舒了口气各收行囊,重中之重。

想那年,热闹的毕业聚餐,欢乐的举杯邀饮,聚完了拥一团而各自散场,伤乎其伤。

可想要再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一堂高中课程,也许已不再可能。

想想那三年,我们闹过,笑过,憋屈过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美好的时光,一切的记忆碎片顷刻间涌到眼前拼凑好而又顷刻间飘远成尘埃,反反复复。说真,曾经那些不太在乎的人,即使当初彼此没说过多少话,没有多少相同的言语,可相处三年的光阴,在这一瞬间让我感到弥足珍贵,毕竟已有三年的同窗之谊。

记忆冲撞着,不断回想起。

那年暑假被各自所填志愿的院校所录取,无论理想与不理想,所幸大家都已是大学生。说真,天南地北难以言说。大一开学前的短暂相聚,只能硬生生地挤出几抹别扭的微笑挂在脸庞,互祝“安好”,可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透过公交车窗,这一刻清晰看到,彼此眼里噙着的泪水,强忍着就差冲破心底最后的一道防线夺眶而出。与他们招手作别,望着公交车离去,心情终究还是崩溃了。也许,大学开学前的那一夏相聚,三五年后我们也会再相聚,也许有些人我们天涯两隔一生从此难再相见。想到这里,心底莫名地抽搐着。

我喜欢回母校看看,不外乎那有我青春的记忆。大学暑假放得可比高中早,去年夏天,便约三五好友回母校。我们挺着别样的躯壳回到曾经熟悉的校园。校园里,毕业班的学弟学妹照常热闹着,照常忙碌着,这一切都是毕业前的狂欢,一如昨天对未来不太着急的我们自己,我看到了那时我们的影子就在他们的身上若隐若现。说走就走,我们轻快地逛到曾经嬉闹的教室,可惜熟悉的人却已不再,曾经热闹的空间现在寂静着,不,还有学弟学妹们继续着,只是他们现在午睡着。想到这,还是有点喜悦的。

成长,给予我们的疼痛越来越清晰可见,离别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有时足以让人撕心裂肺。如今,已是大二,两年后的毕业脚步渐进。果然毕业季伤不起。此刻站在阳台上,耳闻风来来往往,恍恍惚惚间,就无声无息地刮过了那三年青春时光,即将刮走这四年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