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一二九师”
——承继129师精神 做崇德尚学之人
我是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我院于去年成立了甘丹书院载德馆,展馆主要宣讲发生在邯郸涉县的129师部队,我恰好是负责载德馆的学生干部,从开始的建设到最终对外开放,宣讲,我受益匪浅,真正的了解了129师精神,那我就谈一谈我每天耳濡目染的神奇的129师。
“129师精神”是在准确判断和正确把握我市革命老区涉县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卓越地位的基础上赋予了邯郸悠久历史文化的深邃内涵,可以说“129师精神”与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及红军精神、八路军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一体相融,是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的高度统一,对丰富中国共产党文化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在艰苦复杂的战争年代,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浴血奋战,用智慧、勇气、鲜血凝练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129师精神”。
我们大学生应深刻理解“129精神”的真谛,明确历史使命。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旋律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这种思想和精神,把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协力共创美好未来。
一位哲人说过:“对于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我党94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使我们坚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伟大的,可以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出创造力。
追溯历史,以史为鉴,应当从中获取智慧和启迪。“129师精神”是时代传承的精神之本。将129师精神付诸实践,通过大学生的身体力行让129师精神代代相传。自觉在学习,生活中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践行129师精神,把129师精神体现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爱,崇德尙学,敬业创新。。
一个人没有理想,必然会钻进个人主义的蜗牛壳里,使生命失去应有光泽;一个民族没有理想,必然会导致社会无序、一盘散沙、道德沦丧。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129师精神”,必将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重要精神支柱。大力倡导“129师精神”,有利于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需要。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了伟大精神作支撑,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才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才能不断解放思想,坚决破除陈旧观念和惯性思维,在改革创新中发展;才能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焕发创造热情;才能发挥好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增强担当意识,是每名当代大学生必须时刻牢记的义务。在当前加快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牢记宗旨,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敬业奉献、创先争优。但也有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错位。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129师精神”,大力营造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氛围,摈弃一切影响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不良的价值取向,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以更大的气魄开创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