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点滴有感之
— 生活不该只有眼前的苟且
当时间的风暴挟裹着我们不断前行;当岁月的余晖照耀着我们徘徊的身影;当我们独自踟蹰,不经意的一景触到了我们灵魂深处;当一切的一切化为泡影……你可曾有过思索,现在的我,是哪般模样?
我们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许下豪情壮志;我们也曾朝五晚九,三点一线,只为了心中一分期许;我们更曾彷徨过,呐喊过,为我们即将到来的高考。有人说,“高三生活是地狱的样子,”而我却要说,高三是地狱般的天堂,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时下有许多人抨击中国的教育怎样怎样,改革亦是迫在眉睫,但无论怎样改,高中,尤其是高三,都不当因为单纯为减轻学生负担而改。如果连高三都可以变得让学生可以每天悠哉悠哉,有大把的时间去睡觉,打游戏,谈恋爱……那么这场改革,至少在精神上是失败的。
至于为什么我要说“高三,是地狱般的天堂。”在我认为当有两层解释,一则只有你努力过,且足够的努力过,你的付出才会得到回报,通过高考,进入你理想的大学。二则,在挑灯夜战,熬夜苦读的日子里,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这个过程中你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失败,更是经验和知识,或许还会有那么几个陪你一起奋斗的死党。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你逐渐成长了,在一次又一次共同经历过失败又共同奋起的过程中,你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当经历过这些你回头再看,你还是你,你却已经不是你了。
而今天的我,回首看那些过往,少了许多的不安与暴躁,多了一份沉稳与从容。
大学每天继续忙碌着,也许再别人看来很不解,你每天那么忙,到底在忙些什么,有什么可忙的?有时我会反问,那么你呢,每天都做什么,或者在闲着什么?但更多的一笑而过,因为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不需要多说。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活法不同,想法不同,思路便也不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给你,你也会不解,所以,最好的回答有时往往是沉默。
大学,有时候并不需要事事处处三五成群,尝一尝孤独的感觉有时比簇拥更好,但一定是“孤独”而不是“孤单”,孤独是一种精神所在,是一种独立的状态,是一种丰满的精神世界,而孤单却是由于无聊,需要时时有人陪伴的半独立状态,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当一个人习惯了孤独的时候,他可以做很多事,读书,运动,旅游……不自觉的使自己的内心变得丰满而充实。而一个人孤单的时候却发现什么都做不下去,只想找个人依赖着。
有人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正如也有前人所说,你所苟且的现在,是昨天已逝之人所企望不来的未来。所以,每一天在我看来都是宝贵的,每一天都要有自己心中的追寻。为着自己心中的那份追寻而活,方才活的有价值,才是实实在在的活着。
我也曾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苦苦思索,我的追寻是什么?我为何而忙碌着?我努力的价值又是什么?可是今天的我已经有了答案,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