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无期
掠影暮色,光艳微波,街角路口,幻梦成空,流年寻觅,且行且念。 --题记
后海,这里的夜是媚惑的,就像一个舞女身姿绰约、扇子摇曳、浓装淡抹,举手投足间尽是风情流转;这里的夜是喧闹的,带了闹市的感觉,驻唱歌手肆意的用充满磁性的声音吸引往来的路人,门口的服务生趁机拉客,到底是商业化,连歌曲也是要收费的;这里的夜是迷醉的,驻足听歌,留恋夜色,畅饮消愁,呼朋结伴,似乎只要带上放松的心情就好;这里的夜是墨色的,穿着制服的警察时时警惕着周边,毕竟表面风光也是有危险因子涌动的。
多数的游客,沉醉于或明或暗的视觉刺激和低沉扬抑的听觉感官中,又有多少人细细观察过通往后海的那段漆黑的施工路?那段什刹海地铁站到后海的必经之地,以其默默诉说着后海繁华一梦转头空。
当初,为一睹大北京夜生活和后海驻唱歌手,趁着夜幕朦朦和同学前往后海。可一下地铁站,没有一点防备,那段漆黑的甚至略带衰败和萧条、沧桑的路就袭来阵阵凉意,甚至心生困顿: 前面真是京城热闹非凡的后海大街?一段路后,小贩的叫卖和游人喧嚣的声音告诉了答案。往返于大小酒吧之间,感伤情歌勾起重重往事,灯光的明暗变化混乱的竟只剩空白。一切结束,再次由这段路回去,猛然间发觉身后刚刚经历的一切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黄粱一梦。这个施工地和前方的灯红酒绿暗暗较量着,昏暗与光亮,寂静与喧嚣,暗色与媚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藏在这捉摸不透的夜空中了。或许这段萧瑟路是刻意为之吧,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古语有言:柳暗花明又一村。恐怕世上所有的美好背后都藏着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和折磨,就像耳熟能详的大家巨匠们身前未必妇孺皆知,岁月和历史淘尽千沙,伟大和不朽才呈现在时代面前。
光鲜亮丽的背后往往有巨大的真相等待挖掘。自带一种艺术气息和书生气质的演员濮存昕,台上台下尽显儒雅风度,但他在《开讲啦》却讲诉自己有先天的小儿麻痹至今仍受腿疾困扰的故事,时隔多年,如今观众是断然看不出他曾患病的。生命如此厚待我们,时间为大夫,开出治愈良方,将伤和痛的疤痕留在过去。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就走向梦想,生命和青春的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失败和试错的,苍白无力和单调寂寞是生活的本色、无法去避免的历程。选择碌碌无为,安于平凡和稳定,按部就班选择长辈和世俗安稳的生活,波澜不惊,现世闲适,将挑战和迷茫拒之门外,或许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选择,毕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古训至今是犹在耳畔的。可这样的人生到底是缺了些波澜壮阔的精彩:就像是一篇小说,一定要有高潮和悬疑,才能赢得读者的目光。而今天的磨砺和苦难就是为平淡和普通平添色彩的。
水过无痕、花去无香、人逝无存,人怎么过活都是一生,短短的2万多天就成了在世的期限,拼尽全力不过是缘于一个“怕”字。其实,最怕高考时拼尽了全力博得的大学,却最后失去了本该有的光芒;其实,最怕现在安于平淡、拘泥宿舍生活,在四年之后除了上铺和下铺再无所记忆;其实,最怕在青春正好的时候弄丢了自己,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大学不尴尬,谁的梦想还坚定;其实,最怕的就是对不起曾经那个努力的自己,只想配得上在青葱年代独一无二的自己;其实,最怕在碌碌中忙活了一辈子,到最后才发现,一生竟只是围绕着几处方圆、几个血缘至亲,就花费了整个人生。
到了大学才真正发现自己闲不住的心情和停不下的脚步,想到窗外的花香扑鼻和尚好光景就想溜出去看看这世界。大一仗着初生牛犊不怕虎和对帝都的好奇,开启了为期一年的行走日记:去清华充场;到某个文化公司兼职,满北京城找目标中学发传单;再后来到故宫一睹风采、在南锣鼓巷体味胡同韵味;在世贸天阶对着“全北京向上看”的大字若有所思;最值得骄傲的大概是清明小长假时孤身一人前往天津度过第一个独在异乡的生日,来到心心念念的南开大学,路过了前身为北洋大学的天津大学,巧遇天津医科大学……迷路,问路,找路,不断重复的历程竟练就自带GPS功能的本领。
《侣行》中张昕宇带着一生挚爱和四个小伙伴,放下工作、行走天涯,把旅行做成一种职业。北极求婚、南极结婚,探险火山,24个国家历险……或许这样的人生才不会空留遗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执着追求着并且达成梦想,身旁有友情和爱情作伴,一路风雨同舟,真可谓人生一大幸事。套用一句不能再烂熟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高考这场大雨,淋湿了心田,刻上离别和留念;淋花了容颜,剩下真实和赤诚;淋散了情感,徒留回忆和照片,但生活还未完待续,前方还有路要走。收拾心情,整理行囊,带上信仰和执念,开启下一段的旅程。
后海再迷人只是短暂的歇脚处,高考再精彩也只是过去式,虚拟世界再强大终究不是现实,远方的你我,心和梦同在。
人生就是一场远行,因为心灵停不下,因为远方未抵达,因为天蓝水碧任尔驰骋,所以上路吧,前方值得追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