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那个夏天
夏风微凉,青蝉初鸣;树林荫密,麦浪舞动;一场大自然的独家话剧就此拉开序幕。
我望你于碧色汹涌麦浪之间,你回眸一笑于我脑海中不灭的幻影。
愿此生与你同站于麦浪,共享那炎炎的烈日……
——题记
“夜空中有多少星星,就有多少希望。每一丝光芒都是我对你的想念,给你指明回家的路”。
夜深了,人静了,知了也回家歇息了。
农家小院里,昏黄的灯光下,我和您在青石板地面上铺了两个平日装菜地里大的绿的嫩的直挺挺的冒水露的莲白菜的棉麻带,于是乎,奶奶和孙辈便躺在这自制小床上聊天,说笑,数星星。呼吸着夜晚农家特别带有泥土芬芳的气息,听着老一辈人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在微凉的微风中进入了甜甜的淳朴的无邪的梦乡之中,你对我说道:“夜空中有多少星星,就有多少希望。每一丝光芒都是我对你的想念,给你指明回家的路”。懵懵懂懂的我似懂非懂的眨了眨已然惺忪的睡眼,往奶奶的怀里那边挪了挪身儿,想接近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棉麻带上我似乎做了一个永远也不能忘记的梦:我变成了一只彩蝶,在昏黑的森林里怎么也飞不出去,只是一直飞啊飞啊……貌似永远也没有出口,正当我恐惧的冷汗直冒,两翅已无力再向前使出浑身解数扇动时,有一颗发光的小星星飞到我茫然无助的眼睛前,说道“不要怕,不要放弃,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了,会好起来的。”当时从梦中醒来的我看见已经熟睡的那慈祥面容,又往她怀里挤了挤。一切就如同写诗一样,我也分不清是事实发生的,还是在梦里经过的。总之,在我醒来的那一刻看见了你的面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暖暖的,一切都会如我意的……
第二天,如往日一样,我跟在奶奶身后和她一起去田里,路边过来的每一个人,不论长幼,男女老少都会说:“奶奶,又领着孙女去地里啊!”奶奶会大声应一句:“是啊,在家待着也是闲着,出来转转呗!”奶奶每次都会这样应着,就像是口头禅一般。我一直想明白为什么会这么回答,现在才恍然大悟,爸妈不让奶奶种田,想接到城里一起来住,可是奶奶说:“我的根儿在这儿啊。”没办法,爸妈把其他地都收交给政府了,就留了离家最近的一小块地让奶奶细心经营着。的确,在农村,奶奶的身体一直硬朗,平时儿女也不在家,自己又想锻炼锻炼身体,就精心管理着家里剩下的那一小块地。不过,每天都可以接到儿女的电话,我看到她接电话时的笑啊,简直合不拢嘴啊,就是喜上眉梢,小孩子吃到企盼已久的糖果,荒漠中看见绿洲的旅人兴奋感啊,仿佛在那一刻她也回到了童真年代。怪不得我和奶奶特别心有灵犀呢。原来,我们都是孩子。
没有不离家的孩子,也没有不回家的孩子,因为我们的根在家,在时刻无偿给予我们疼爱的温暖小窝里。我知道,我长大一点后肯定也离家,因为我要学习,要去追寻我这一生要完成的旅程;父母也知道,他们肯定要离家,可是父母几乎一周还都要看望一次奶奶,天天还要打电话询问吃了什么,天气如何,有没有穿暖;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根就在家,就在有老人的地方。我不仅爱上了知识,更爱上了回家。因为只有我们离家时才会发现家对于我们有多重要。当今社会,各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千奇百怪事件无一不发生,但是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要忘记最初的执念,随着科技网络的飞速发展,也应该对于网络进行良好运用,照顾、经营,更需要我们好好心疼我们的家人,会有很好的发展,会有幸福的生活。
在送我去上学的前一天,我记得那是一个炎炎的夏日,奶奶和我走在烈日之中干完农活回家,奶奶仍然对我说:“夜空中有多少星星,就有多少希望。每一丝光芒都是我对你的想念,给你指明回家的路”。我爱上了这句话,痴醉于上纯纯的爱。
我愿与你一同在炎炎烈日下流露出深情的目光注视犹如看待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般注视那碧绿的麦浪。
愿再无数多次听你对我说“夜空中有多少星星,就有多少希望。每一丝光芒都是我对你的想念,给你指明回家的路”这句话。
愿与你共享炎炎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