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让我再次拥抱你
作者:杜吟风   学校:四川农业大学   阅读量:1647
排行:515   票数:59

让我再次拥抱你

 

    我伸手接住了那一片梧桐落叶。

春夏之交,阳光倾城。我轻轻地抚摸着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烫的枯叶脉络。抬头看着被梧桐巨大树枝切割的天空,蓝的透亮而高远。盘旋晚归的鸽子急急掠过枝头,带来一阵阵悠扬的鸽哨声,和河边从不间断的麻将声融合在一起像是一首母亲在耳边呢喃过的童谣。闭上眼睛,远处传来火锅热辣的味道混杂着茶水的馨香被沙河终年不散的湿润空气裹挟而来。这一切在一瞬间都化为了无形的温柔双手带我回到童年拥抱着我,正如我的内心拥抱着这座城市一样,我的故乡——成都。

关于童年,我的记忆是从三岁那年夏天开始的。爷爷将我抱在腿上,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神情都紧张而兴奋。随着电视机里响起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爷爷架起我的双臂,将我抛向空中,整个世界好像都隐约传来欢呼声和尖叫声。余光里是电视机中冉冉飘升的五星红旗和陌生而熟悉的人们激动的泪水。后来我才知道,1999年七月伊始,香港这颗流落在外多年的明珠终于回家了。而我的童年也在中华大地普天同庆的欢乐中悄然来临。

儿时住的是爷爷厂里分的房子,不大的小区里住的全是爷爷的熟人,小孩很多。每次爷爷带我去买菜时,他一路打招呼,“张师傅,锻炼回来啦?”“田工,去上班啊?”而我也一路蹦跳着招呼着我的小玩伴。出了社区门口,看到正在准备杂货铺开门做生意的母亲,我便可以兴奋地叫着母亲冲进她的怀里借机撒娇,而她会捏捏我的脸让我随着爷爷去买菜。夏日里,还没走到家门口就可以闻到煮毛豆的味道,白日里家里很少关门,上下的邻居闻到都会招呼一句“又给孙孙些煮毛豆呢?”而我更会急急忙忙跑回家,放下书包,捧起一把毛豆就冲向院子,呼朋叫友地与他们分享。对于童年里的我,院子就是一个百宝乐园,充满太多未知的乐趣,我和小伙伴们就是敢于冒险的探险家,挖掘着小院里不为人知的秘密。有时,身上揣着母亲买菜剩下的零头,不过三五角钱就可以骄傲地领着玩伴出了社区门,驾轻就熟地找到熟悉的小摊,威风凛凛地说“老板,给我们来几串串串,多放点辣椒!”拿着串串就可以在路边吃得鼻头冒汗。亦或是夏日热得不行就悄悄钻进母亲的杂货铺“顺”一袋“碎碎冰”橙子味的冰片,含在嘴里一点点地抿化。这就是一个夏天最美味的时刻了。少年贪玩,暮色四合,天色渐晚时,四周就会响起各家母亲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然后各自作鸟兽散。一天的光影便倏忽而过。

    在成都,每一个明媚充满阳光的日子都像是节日般,仿佛每个人都无心学习,工作,只想要歆享手里的大把时间献给难得的阳光。门口水果摊的老板,对面馆子的老板,社区门口烟摊的老板,总是会在午饭后吆喝着凑齐一桌麻将或是拉拢更多的老板或打工仔一起打纸牌,然后周围便会围拢各路观众,往往看的比身在牌局的人更紧张激动。而父亲穿着沙滩裤拖着拖鞋拉着我出门买西瓜,经过牌局也总会停留在牌局旁观看一阵,直到我不耐烦才拉着我去西瓜摊,大声叫一声“嘿,卖西瓜的!”反复几次才看见牌局那边抬起一颗脑袋答应了一声依依不舍地让位给身边一个围观者,一路小跑过来。回家时,父亲一手夹着西瓜,一手夹着我,玩着父女之间秘密的游戏“你是谁家的小孩呀?”“我是爸爸家的小孩”“你爸爸又是谁啊?”“我爸爸是你啊”……问着无聊却因爱而有趣的问题一路嬉笑着回家。那时对一个小女孩来说,父亲是整个世界的大英雄,有温柔的声音和有力的臂膀。

爷爷是国有厂里的老工人,当年苏联来的工人还是爷爷接待的,这个老人总是以这件事自豪着,退休后无事便修剪自己珍爱的君子兰看看报纸,我也喜欢蹲在和我齐高的花旁边,问他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被问烦了他便将我抱在膝上教我他唯一懂得几句俄语“哈啦哨,哈啦哨,这是你好的意思。”我摸着他干硬的白发像模像样地学着,他便会起身为我炒一小碗的猪油饭,挺拔的背影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不一会整个房子里都溢满油脂特有的味道,我坐在爷爷最爱的凉椅上一颗颗地吃着他亲手洗好的草莓。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他总是用温厚的声音说着平常心平常心,房子那些地方坏了他总是能第一时间修补好。年长后我才明白,这个老工人代表着他们那一代对自己劳动成果坚决的捍卫和骄傲,对国家事业由衷的热忱和爱。而他,希望我能传承他内心中最温柔正义闪光的那部分。

那是2004年,成都第一次发行公交车卡。父亲赶紧办了一张,迫不及待地带着我出门坐公交。随便上了一辆车,坐在车尾,父女两的快乐溢于言表。窗外的风景飞驰而过,出了小区门踏入这个繁华世界,少年内心惶恐着却又惊奇不已。高楼林立,人流来往,公交车像一辆平静海面航行的船带着我们乘风破浪。父亲不断地指着窗外的广告牌教我识字,城市像是一个我的同龄人活泼地改变着他的模样他的姿势,朝气蓬勃,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我用孩童的眼光仔细好奇地打量着他,父亲在我耳旁感叹着:“你看,现在中国富起来了楼都修的那么高,我们成都也要成大城市啦,你这个小家伙真幸运。”他刮了刮我的鼻头后指着远处最高的那栋楼说道,而旁边是正在热闹施工的楼房。那时的成都陪着我一起长大,发展的速度和我长高的速度一般,一天一个样。我也终于明白我的幸运所在,我无意之间成长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浪潮里,未来充满了闪着金光的希望。我既拥有这希望也代表这希望。父亲说的总是正确的。

 

一阵风吹来,手中的叶子被吹远,微凉的夜色不知不觉间弥漫开来,河边的喧嚷陆续收场,沙河在两旁柔和的灯光中缓慢无声地流淌向远方,此时的她像玩累了的少女归家后恬静地依偎在成都这位母亲怀里。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成长是个不能回避的逐渐丢失的过程,我投身于每天繁忙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加快的节奏将人逼的只能努力奔跑才能赶上生存的速度。偶尔停下来才发觉丢失了最初的纯真和成都这二十年来传承给我的悠然和知足的精神,也才明白爷爷常说的平常心是多么不容易的东西。平常心提醒我在生活辗转腾挪间也不忘记爱篱菊之清香,赏秋月之高朗的情怀和童真。

我沿着河边漫步,冷啖杯夜串串依然门庭若市,桌上三两瓶啤酒,四五个好友推杯换盏。已经有些微微发福的夫妻牵着手漫步在河边,远处是奔跑的孩童,老人结伴在河边打太极,跳扇子舞,放出的音乐悠扬平静,黄色的路灯下是不倦的飞虫,轩窗启敞,听金蝉曼唱,随便挑一张长椅,便可欣赏全部的成都市井生活。

“荆棘之在衣,徐行而缓解而已。”这就是成都无声间教给人的处世态度,这就是成都带给我童年又影响着我青年的风骨。

此时我的内心盛满了感动与温柔,想起了母亲的抚摸,爷爷细心呵护的君子兰,骄傲的“哈啦哨”,美味的猪油饭,和父亲之间的父女游戏,只为坐公交车而坐公交车的快乐……我加快了我的步伐,最后,甚至是奔跑起来。

我跑进童年里的乐园,敲响记忆里的那扇门,我知道,门后一定是父母慈祥的脸庞和我整个彩色的童年,而我会用力地拥抱他们。正如他们过去无数次拥抱我指引我般。

让我再次拥抱你,童年,让我再次拥抱你,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