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建你----我的大学
时光匆匆,青春渐行渐远。它似一幅画卷,被我们挥洒的星星点点。我们的青春,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祖国对我们的期待。青春不是抱怨年华流逝而感慨万千,也不是趁着年轻而虚度光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为之奋斗。努力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青年,勤奋努力,奋勇拼搏,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两年前,自己来到了建大。刚入大学时,兴奋与迷茫并存,兴奋的是自己有能力进一步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迷茫的却是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在学校里独自走着,身边移动的风景好像在诉说则自己的过往。老校门的风雨沧桑记录了她陪伴学校走过的风风雨雨,似乎陪伴是最好的方式。铁石广场上的滚滚向前和铁人群像在为我们传达着拼搏与奋进的信念,他们是学校精神最好呈现。每次校友回母校,都会有新的铁人加入铁人群像中去,这似乎在预示着我们学校的道路回越来越宽。再和铁人合一张影,是每个校友回母校都要做的事,已经成为了不用言明的老规矩,铁人也渐渐成为了 我们心中的力量源泉。沉稳平静的中央水系,在夏天时,微风习习,给我们带来了凉爽;在冬日时,铁画银钩,又成为了我们的滑冰场;春日时,桃花瓣瓣飘落,幻化成了桃花潭,美不胜收:秋天叶黄时,殷红如血的枫叶和肥美的鱼儿,构成了我们对她最生动的记忆。中央水系的沉稳和平静,是她教给建大学子最好的礼物,让我们可以在生活的风浪中扬帆远航。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历代流行不衰。它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体育场旁的刚强雕塑,曾是五里河体育场的屋梁,现在他是我们为天地立心的证明,刚强如我,坚不可摧。稻田景观的石刻上“育米如育人”的训诫,是我们为生命立命的证据,愿我们的学子像建大金米一样,颗颗饱满,粒粒金华。八王书院,是历史的古迹,也是我们为往圣继绝学的心声。八王书院里的状元墙,是我们对知识的赞美和称颂。门前的许愿树,承载了多少学子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知识的追求。民国保留下来的校医院,还在默默的贡献着她的热能,护佑学生的平安成长,不敢妄言护万世太平,只愿守护这一方热土。而我们作为一个饱含中国梦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有如张载这四句名言之气概,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促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青春是无悔的。两年多的时间,我已经开始依恋我的大学。曾经感到自己心硬如铁,可在看到大四的学长学姐们拍摄的关于大学的纪念片时,又不自觉地热泪盈眶,原来我爱我的大学已经深入骨髓,可我却浑然不知。只有在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对学校的爱是那么深,那么浓烈,那么炽热。自己的哭,自己的笑,自己的每一分情,每一滴泪都洒到这片我热爱的土地。自己代表学校出席活动时,可以自豪的说出她的名字,她为我带来了荣光,我会为她的发展壮大而添砖加瓦。不仅仅学校是我的自豪,我也会成为她的骄傲。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经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去达到自己心中的梦想。88岁的美籍华人黄企之曾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自从鸦片战争以来170余年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伟大梦想。”但是,如今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了,我们更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投身于第一线为祖国的繁荣作出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一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最后,我想对我的大学说,幸好遇见你,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