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你而鸣】
1937年12月13日
大屠杀 松井石根 中国南京 37万
2015年10月17日
靖国神社 安倍晋三 祭品 参拜
2005年2月20日
慰安妇 幸存 诉讼失败 去世
2015年12月13日
以国家的名义,祭奠30万死难同胞。
【一】
78年前的那个冬天,六朝古都南京满目疮痍,30万生灵毁灭于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南京之殇,殇自国力衰微,殇自一盘散沙。
中山门下,低首策马,两军交战事堪悲,心伤欲碎难回首。 列强入,世奄道阻,割宝地,掠财富,欺我父母,侮我同族。悲夫,悲夫。
这些在腰间晃荡的头颅,大张着嘴,呼吸着人世间最后一口空气。惊愕摆在脸上,无论多么用力的呼吸,都无法摆脱死亡的缠绕。呐喊,无声。哭泣,无泪。几个,有时是十几个,几十个,悬挂在一个腰间的头颅,有着一色的表情:剧痛后的麻木,面具一样………人性的圆满。
--------远方《活埋》
从1937到2015,今天,让历史告诉未来……
【二】
78年过去了,我们无法在去重现南京浩劫中惨绝人寰的片段,更无法去体会在水深火热中这支苦难民族大开大和的悲楚,但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如同点亮一支精神的火炬。在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慰安妇遗址纪念馆开馆等纪念活动陆续开展,让人们铭记78年前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凝聚捍卫和平的强大力量。
无论时空如何变换,无论什么种族 语言,总有一种力 量最能使人感同身受、心生共鸣,那就是正义。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没有哪一个民族不珍惜和平,也没有哪一个民族渴望战争。因为经历过战乱之觞,所以我们更加懂得,珍惜,铭记,以及憧憬。而咋和平时期,为了维护和平的永续,应该用一种触及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方式,让人类历史的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我想借用臧克家的一句话,有的人活 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或许,死者会在每一次生者定义的改变中,再活一次。
2015年12月13日,我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