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长春】第九届高校教师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 线上...
2020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各相关单位及个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充分显示了“双创”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双创”工作的开展,中国通信学会决定举办2020(第六届)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创办于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大赛汇聚了创业者、投资人、产业精英等各类人才,为社会搭建了一个创新创业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 现将本届大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1. 移动互联,助力产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增量业务 2. 创新创业,助力学子创业成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中心 协办单位: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培训中心 承办单位:国信方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三、大赛特点 1. 依托政府、院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优势,使参赛项目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 2. 比赛与项目孵化落地并举,将新模式新技术赋能企业,为企业创造业务增量 四、参赛项目及内容 1.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芯片、移动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2.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及市场化。 3. 移动互联网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应用。 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约车、租房、支付等分享经济的新业务。 5. 移动互联网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公安、司法等便民服务。 6. 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生产指导、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7. 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网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8. 参赛项目不限于“移动互联”项目,亦包括其他创新项目。 五、大赛分组 大赛分社会组和高校组,在每个组别下分产业和消费两个方向。 1. 产业方向:为产业发展的创新。利用技术手段制作及开发的产品,包括各类产品、设备、控制系统等。 2. 消费方向: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消费类创新项目。 六、参赛对象 1. 社会组:从事信息技术与产品开发的企业、科研机构或个人的技术创新成果。 2. 高校组:各普通高等学校在职教师和在校博士、硕士、本科生的科研和创新成果。 完成项目的个人或单位均可申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是指参加项目设计制作的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的个人。 七、大赛总体安排 大赛高校组将在各省或大区设置高校分赛和专项赛,社会组将在各地设置地区或行业分赛。所有分赛选拔出的项目参加总决赛。具体安排详见官网:http://www.cmiic.org.cn 各分赛时间:2020年4月-10月 总决赛时间:待定 八、申报条件 1. 参赛项目应以创新为核心,能够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特色。 2. 参赛项目能够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推广和转化。 3. 参赛项目必须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新颖性。 4. 参赛项目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市场前景。 5. 有融资需求的项目必须提交商业计划书。 6. 参赛项目须真实合法;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取消参赛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7. 参赛项目为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 九、报名方法 1. 参赛个人和单位可以通过大赛官网注册并填写报名信息及申报材料。 2. 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选手交通食宿自理。 中国通信学会 2020年4月6日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1047989685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657101644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35768415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933081808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920904586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58804361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1141364166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203460456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950297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