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长春】第九届高校教师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 线上...
第三届川渝大学生“数智”作品设计应用技能大赛
校赛各学校自行举办
决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12月15日
一、竞赛名称
第三届川渝大学生“数智”作品设计应用技能大赛
二、指导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大数据中心
三、主办单位
四川省电子学会 重庆市电子学会
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研究中心 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
四、承办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五、合作单位
百科荣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机智加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智能盒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思维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庆)博览会 安徽佐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六、支持媒体
四川科技报、集成电路应用、信息产业报道、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华龙网、今日头条、上游新闻、大渝网
七、竞赛时间
2023年12月16日
八、竞赛方式
本届竞赛决赛由现场和线上答辩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后续通知。
九、竞赛组织机构
(一)大赛组委会
主任委员:
杨晓波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长
陈前斌 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重庆市电子学会理事长
副主任委员:
雒江涛 重庆市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向 涛 四川省电子学会秘书长
樊晓旭 重庆市电子学会秘书长
王汝言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何世彪 重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谭晓衡 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杨建喜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向 涛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魏 延 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
王士星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李传东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刘 忠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胡颖梅 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研究中心主任
杨 阳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
邹喜华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何高法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武春岭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
陈 良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学院院长
陶亚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郑晓虹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首席专家
易 勇 吉利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院长
委员:
刘 杨 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 主任
张 鹏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邱永成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
黄应强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李 杰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商务管理系主任
秦培均 四川省电子学会防雷专委会主任委员
谭 勇 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付仕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贾正松 四川省信息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主任
熊建云 成都工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王自敏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材料专业教授
刘光乾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人工智能(电子)研究所副所长
闫雪梅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主任
曾 玲 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
(二)大赛执委会
主任委员:
郑太雄 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副院长
卓先德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潘宏彬 四川省电子学会副秘书长
龚晓丽重庆市电子学会副秘书长
副主任委员:
田逢春 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华清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党晓圆 重庆移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院长
委员:
杨光祥 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李益才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何小波 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 网络培训部部长
熊 江 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大数据学院院长
陈成瑞 重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
王洪建 重庆工商大学机器人与激光智能研究所所长
胡 敏 重庆邮电大学数字媒体系主任
张 彬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主任
林 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彭永杰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沈 红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新新材料与化工能源学院院长
严新发 成都纺织专科学校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
刘洪涛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负责人
李 彬 四川航天职业学院竞赛负责人
王霏宇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专业主任
陈明平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电子系副主任
陶薇薇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专业负责人
何 恒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专业负责人
兰 虎 四川广元市高级职业学校主任
王海彬 宜宾长宁职业职业技术学校副书记
徐文平 宜宾南溪职业职业技术学校主任
何小波 四川省剑阁职业技术学校主任
蒋 琳 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学院副书记
罗志勇 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郭 意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
(三)大赛执委会办公室:
徐晓东 重庆邮电大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创新实践育人基地副主任
邓振利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务科科长
十、参赛范围
(一)参赛对象
1、川渝两地各校教师、川渝电子学会会员(单位会员职工及个人会员)、川渝两地中国电子学会会员等报组委会同意的其他参赛对象,提交作品时提交教师工作证、会员证等身份验证信息。
2、四川省及重庆市有正式学籍的高校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本科、专科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赛时随参赛作品附本人学生证和身份证扫描件,以核实身份)。
3、特邀周边邻近省份高校在校生(参赛时随参赛作品附本人学生证和身份证扫描件,以核实身份)。
(二)参赛人数
1、教师、职工及会员赛
以个人组队、团队组队均可,团队组队项目参赛人数不超过3人。
2、学生团队赛
以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参赛团队限5 人(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团队)。每所高校最多不超过5 支队伍,中高职不超过5支队伍,社会机构组队每个机构不超过2 支队伍。
(三)指导教师
每支参赛队伍最多可设2名指导教师或导师。
(四)参赛类别
1、功能创意组
本组参赛作品还处于初创阶段,但能通过视频设计、PPT 讲解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为智能硬件实施范畴。
2、产品孵化设计组
本组参赛作品已经具备一定智能功能,或全部功能,硬件设计已趋完善的作品。
3、智能制造组
本组参赛作品以智能工厂数字孪生、机器视觉、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或以边缘智能计算平台创新应用为主题进行设计。
(五)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作品提交内容包括作品情况表、原创承诺书、设计说明书、作品展示视频、系统安装包/可执行文件/可播放文件、关键源程序代码(源文件)、参赛成员(每位)两寸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每校一份)。提交的文档应按规范命名,具体要求见下表。
十一、大赛流程
赛事分为学校选拔或单位选送和决赛两个阶段。
(一)、学校选拔或单位选送:各单位和高校自行组织,评选出进入决赛的队伍,将参赛作品送组委会预审,通过的参赛项目方可进入决赛会议。
(二)、决赛形式:线上评审竞赛
1、决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年12月15日
2、决赛报名邮箱:见“十六.联系方式”(邮件命名格式:学校名称_第三届川渝大学生“数智”作品设计应用技能大赛
3、决赛最终资料核对时间:2023年12月15日12:00,详见群消息。
4、决赛竞赛时间:2023年12月16日
5、决赛比赛地点:网络评审答辩(形式详见群消息)
6、竞赛结果公布:2023年12月底见群消息。
十二、决赛
(一)决赛评审
时间:12月15-16日
对象:所有预审通过参赛队伍
参赛作品:已完成智能硬件作品,视频介绍,作品应用领域及相应佐证素材(论文、专利等)。
方式:采用作品演示+答辩模式,即每支参赛队伍选出一位作品演示人员,一位主要讲解人员,和一位主答辩人员。如小于3 人参赛队者,可由参赛队员自行安排(可提交视频)。
在演示答辩时,参赛队伍进行不超过20 分钟的演示+答辩环节(视频展示5分钟,演示5 分钟,答辩10 分钟)。
注:任何选手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扰乱或破坏竞赛现场,一经发现,将直接取消该代表队或选手的参赛资格。
(二)竞赛描述
“数智”作品定义: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技术,包含但不限于: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方向领域的产品改进、应用经验、操作技能及作品创新等等。只要满足上范围条件,结合实际用途,具备实用功能,附属某个行业领域,均可报名参加本项赛事和提交论文。
竞赛通过参赛队对其参赛作品的应用、功能、性能、技能等进行介绍,实并结合作品演示,行业属性、创新性、作品原创部分展示及作品相关知识答辩,以获得通过专业网站对该类作品项目进行创新、可行性等多方面验证、评估,最终给出各参会队得分及排名情况。
(三)竞赛涉及知识范围
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通信技术、数字孪生、单片机技术、嵌入式技术、云计算技术、信创软件应用开发、HarmonyOS开发、Android应用技术、IOS 应用技术及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等。
(四)可选平台或方案,但不仅局限以下平台
开源硬件平台、机器人、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平台、边缘智能应用平台、百度智能平台、阿里云平台、腾讯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
(五)成绩评定方式
1、竞赛满分为100 分。
2、团队比赛的评分成绩=原创查询得分+创意设计得分+作品演示得分+答辩环节得分。
3、评分标准
(六)注意事项
1、由于多领域的作品开发与设计和应用,可能需要与互联网接入,其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请各参赛队自行负责。
2、禁止将成品平台设备提供的公板及已有案例直接参加比赛,一经查实,将直接取消参会资格。
3、禁止使用网络及电子干扰设备,攻击或干扰工具扰乱其他正在进行参会参赛作品答辩。
4、参赛队伍必须服从主办和承办方的统一安排,遵守会议纪律。如比赛完毕后对现场答辩、所评奖项有疑议,请在比赛后1 小时内向组委会进行申诉,核实竞赛数据。
5、在比赛视频过程中,参赛队员必须爱护比赛仪器设备,注意用电安全。如有因操作失误引起的仪器损坏,由参赛队员负责赔偿。
十三、奖项设置
(一)根据各参赛队伍预审(含投票统计折算)和现场决赛得分加权和为各队的最终得分,按得分高低排列顺序,颁发相应奖项。
(二)本次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参赛队总数为基数,特、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2%、10%、20%、35%(小数点后四舍五入)。获奖团队将获得相应荣誉证书。
(三)获得奖项的参赛队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颁发对应荣誉证书。
(四)2023年12月底四川省电子学会、重庆电子学会将通过官网、微信等媒体平台公布获奖名单。
(五)论文获奖同步颁发,论文集报知网检录。
十四、项目持续支持
(一)参赛获奖项目可推荐参加每年成渝两地项目转化。
(二)参赛选手可优先发展为四川省电子学会、重庆市电子学会会员。
(三)获奖项目将有机会在支持媒体上推荐及作品论文发表。
十五、其他事项
(一) 竞赛由四川省电子学会、重庆市电子学会全程监督。
(二) 本届竞赛均不向参赛队和论文投稿者收取任何报名费用,如需论文集纸质版(根据预定情况收取相应成本费用),请自行联系组委会。另参赛所产生的任何其他费用,均由参赛队伍学校自行解决。
十六、联系方式
四川省赛区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15828380167 电子邮箱:31409957@QQ.com
重庆市赛区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18696506069 电子邮箱:112741201@QQ.com
附件一:2023年第三届川渝大学生“数智”作品设计应用技能大赛参赛队员报名登记表
附件二:2023年第三届川渝大学生“数智”作品设计应用技能大赛论文格式要求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报名联系方式: 校赛各学校自行举办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1047989685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657101644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35768415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933081808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920904586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58804361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1141364166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203460456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950297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