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竞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到:
2024-7-3 09:54| 评论: 0 | 428

首届全球数智教育创新大赛

摘要: 首届全球数智教育创新大赛 || 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8月31日;主办单位:数字智能国际发展教育联盟

首届全球数智教育创新大赛
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8月31日
 
赛事背景
本赛道鼓励参赛者自由发挥想象力,能够从AI带来的新技术、新能力出发,与科学研究的实际场景结合,并为其构建出创新且具有应用价值的 AI for Science 软件应用。主办方为参赛团队提供稳健的开发环境与基础设施、全流程开发培训与技术指导、组队交流平台等支持。同时,优秀的项目将有机会获得专业投资人的孵化机会,帮助参赛项目进一步推向市场,实现规模化与商业化转型。
 
赛题内容
本赛道为自由开发,不限制专业方向。参赛者可以自由选择科学领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该赛道旨在激发创意,拓展赛事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参赛者可以发挥想象力,探索各种领域的前沿科技问题,并为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将方案落地成为一款可供大家使用的 AI4S App。
 
例如,利用大型语言模型进行文献搜索、提取和分析(如 Uni-Finder);基于预训练模型搭建原子间势函数生成评估平台(如 DP Combo);利用机器学习预测材料性质,加速电池设计与应用(如 Piloteye 电池设计自动化平台);综合应用AI、传统方法和数据库,构建分子逆合成分析工具(如 Retro Synthesis);利用深度学习开发冷冻电镜结构模型搭建工具(如 FFF | automated cryo-EM structure building);结合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研发二维材料缺陷检测工具(如 Defect Detection)等。同样,在人文社科领域,AI for Science 也展现了其巨大的价值和潜力。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古籍,解读历史文献中的未解之谜;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探索经济学中的市场规律和趋势;结合实验数据和机器学习探索心理学问题,推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进步等等。
 
我们期待参赛者能够从科学问题出发,根据以下三个角度设计参赛方案:
1、市场需求与科研结合:团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科研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潜力。
2、技术创新与工程化:鼓励团队面向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构建可靠稳健的技术服务以供使用。
3、创新产品设计与商业化思维:鼓励团队注重产品的创新设计和商业化思维,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商业模式以及商业化路径,亦可以考虑一些有趣的流量型工具,着重展示产品的商业可行性。
 
参赛资格
1、参赛人员须为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或毕业(结业或肄业)3年内(2021年1月1日之后)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校生身份以大赛通知正式发布之日为准。
2、每个参赛项目团队人数不得超过10人,其中来自同一所高校的人数不得超过5人。
3、每个参赛项目可聘请1-2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须为联盟成员单位正式在职教师。如参赛队伍成员均来自非联盟成员单位,须自行联络并聘请联盟成员单位的指导老师。
4、报名完成后,参赛团队负责人、成员及指导老师均不得变更。
5、比赛过程中,一旦发现提交的材料存在虚假、抄袭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6、大赛主办和技术支持单位中涉及题目编写、数据接触的人员及其近亲属禁止参赛。
 
赛程安排
1、报名
报名开始:2024年6月27日              
报名结束:2024年8月31日
2、初赛
初赛提交开始:2024年7月31日         
初赛提交结束:2024年9月10日
3、复赛
复赛提交开始:2024年9月15日         
复赛提交结束:2024年10月15日
4、决赛
10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颁奖
2024年11月初进行颁奖
颁奖仪式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具体时间和形式另行通知
赛程安排所提到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大赛组委会保留必要时更新比赛赛制及时间表的权利。
 
评选标准
1、初赛
任务说明: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项目的 proposal、demo 等,形式不限,充分阐述项目思路与方案即可。请将所有提交文件压缩为一个“.zip”文件,并命名为“submission.zip”。选手无需在压缩文件命名中添加队伍名、提交版本、提交时间等信息,平台会自行识别。
评审标准: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参赛团队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参赛项目需未获得过公开融资,评审委员会将优先给予提交 demo 的团队复赛名额,并最终遴选不超过30支参赛团队进入复赛开发环节。
2、复赛
任务说明:复赛进入 App 开发阶段。选手将依托深势科技开发者平台 (https://bohrium.dp.tech/developer) 进行集中开发。赛事组将视情况设置线下一周的“开发者训练营”,不论参赛团队是否有开发背景,赛事组将为复赛选手提供全面的算力与技术支持。参赛项目需公开发布至 App Store (https://bohrium.dp.tech/apps)。复赛提交截止日期前支持参赛团队自主上线、下架 App,并进行内测、迭代与版本更新等。最终参赛方案将以复赛提交结束时的版本为准。
评审标准:评审委员会将根据 App 的合规性、可用性等维度进行评审,遴选12支参赛团队进入决赛答辩环节。如 App 未在 App Store (https://bohrium.dp.tech/apps) 公开发布,则视为放弃参与复赛评审。
3、决赛
任务说明:决赛将视情况以线下或线上答辩的形式进行,参赛团队需对 App 的开发背景、功能操作等进行充分阐述与演示。
评审标准:大赛组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投资人组成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全面的评审。决赛答辩后,本次比赛的各个获奖团队将得到组委会及协作单位的正式表彰。
决赛评审维度(供参考):
产品实用性:参赛作品需要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在研究领域或相关产业中得到有效应用,并推动科学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想法创新性:参赛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和突破性;
产品流量性:参赛作品是否具有市场潜力,能否收获用户关注度和流量。
 
奖项设置
本赛道奖金如下(金额为税前金额,以人民币计):
金奖1-2个,15万元/个
银奖1-3个,5万元/个
铜奖3-5个,1万元/个
单项奖3-5个,5000元/个,如科技创新奖、商业先锋奖、社会贡献奖、最佳创意奖、最具人气奖等,具体奖项名称于决赛公布。
 
知识产权
1. 本大赛提供的赛题数据仅限用于比赛本身,不得在比赛范围外使用或对外传播。
2. 比赛过程中产生数据归主办方所有。
3. 比赛过程中,选手所使用的算法、工作流程等的知识产权都归属开发者所有。
报名注册即代表认同主办方以上声明。
 
报名咨询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暂时没有组队需求,您可以发起新的组队。
标题
需求人才
联系方式
团队介绍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1047989685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657101644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35768415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933081808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920904586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58804361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1141364166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203460456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950297009

最新评论

本月同类热门 · · · · · · (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