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竞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到:
2025-10-10 17:58| 评论: 0 | 89

第六届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企业专题竞赛)

摘要: 第六届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企业专题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11月7日 14:00

第六届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企业专题竞赛)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11月7日 14:00
 
各有关院校:
第六届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设立企业专题赛道。企业专题赛道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围绕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对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基于企业发展真实需求发挥开放创新作用,打通高校培养资源和企业发展需求,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题,引导高校将创新教育实践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育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
承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支持单位: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参赛资格及队伍构成
(一)大赛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鼓励参赛队伍由多学科交叉专业学生组成,积极鼓励国(境)外高校本科生加入国内高校队伍参赛;
(二)以团队为单位参加本届大赛,每个团队、不超过5名学生组成(1名队长);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伍,提交一份作品,各参赛队伍应独立参赛,并给作品命名;
(三)每支队伍由1-2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指导教师必须是参赛队所属高校在职教师;
(四)组队参赛时,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三、竞赛日程

(一)、团队报名
参赛团队需登录大赛官网进行报名:https://scm.glodonedu.com/introduce ,根据报名流程依次填写参赛团队基础信息及参赛团队成员个人信息等所有参赛信息进行报名,完成个人信息填写后提交进入团队报名审核即可。
(二)、组队规则
由各个学校或各省(直辖市)级相关专业教指委自行组织完成。初赛完成后,各高校可推荐1支队伍进入复赛(当年大赛承办单位可推荐2支队伍进入复赛),各省(直辖市)相关专业教指委可推荐3支队伍(与高校推荐队伍不重复)进入复赛。推荐名单需经相关部门确认盖章,与报名信息表一同提交。
注:报名信息需要上传附件(详见附件一),需由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确认盖章统一报名参赛。报名成功后不可修改成员信息和命题。
(三)、作品提交
参赛队队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作品压缩包形式下发送至组委会官方邮箱:znjzglodon@163.com 提交完整作品材料,(作品提交要求可查看附件二),逾期提交或缺席者作为自动弃权处理。需参赛队长或第一指导教师以团队为单位将作品打包统一发送,无需重复发送。相同或类似的作品不得同时出现在正赛和企业专题竞赛,组委会会进行审查,如发现则取消参赛成绩。
(四)、作品评审
复赛采用线上评审形式,由竞赛评审专家委员会对符合要求的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名次及晋级决赛团队名单。复赛时报名单位无需到场。
(五)、成绩公布
拟定于2025年11月官网公示成绩,确定本届大赛企业专题竞赛获奖名单。
 
四、奖项设置与评定


1.命题A和命题B独立进行奖项评审,每个命题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
2.企业专题竞赛由企业及竞赛评审专家共同确定10项作品获得企业专题竞赛奖,作为第六届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单项奖。其他奖项证书盖章单位(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将由支持单位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以上所有奖励均在决赛后颁发。
3.各赛题奖项数量以实际参赛团队总数为基数进行设定。
 
五、竞赛命题
本次大赛鼓励参赛选手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先进信息技术,解决智能建造领域中的项目管理与施工提质增效等问题。
企业专题竞赛总共分为两个主题赛道,参赛选手任选其一。
 
命题A:建筑物联网的创新与设计
1.背景说明
当前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运维阶段已经有了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方式主要集中在数据监测+报警、简单的趋势分析等方面。对于数据的深度挖掘、传感器之间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联动等深度应用相对较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也需要更多地探索。
2.考核维度
参赛选手可以选择智慧工地或智慧运维(监测与检测)进行产品设计。
智慧工地场景下,参赛选手以物联网技术为主,设计AIoT产品方案服务于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等,以实现降本增效、提高质量、降低安全隐患。智慧运维场景下,参赛选手以物联网技术为主设计AIoT产品方案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运行状态、环境质量、能源效率等进行实时、动态、智能化的监控与分析,以实现建筑的高效运行、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目的是帮助行业降本增效、提升质量、降低隐患。
3.作品要求
a.产品设计方案:参赛学生需要提供一份详细的产品设计方案,包括业务场景还原、主要问题描述、解决方案(需要应用物联网技术,也可以使用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设计(需要包括硬件设计、程序设计等)
b.产品原型机:参赛学生需要根据产品设计方案,使用广联达物联网实训台、自有物联网原件+系统完成产品原型机,可以配备对应场景模型,例如配备桥梁模型、配电箱模型、塔吊模型。确保硬件和系统可以按照业务设计正常运行。
c.技术创新与应用:参赛学生需要调研业内现有信息化解决方案,突出产品的创新性、实用性。特别关注硬件之间的联动、数据应用与挖掘、流程优化。
d.报告与展示:参赛学生需要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展示产品设计全流程及展示产品原型机操作全流程。需要清晰表达创新点、应用方式、应用效果和价值,体现设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命题B:智慧工地数字化的集成与应用
1.背景说明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智慧工地是指通过集成各类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工地现场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它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以下是对数字化智慧工地在建设中集成与应用的背景说明:
施工效率提升: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智慧工地能够优化施工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和资源浪费。
安全管理加强:智慧工地能够实时监控工人的作业状态和施工环境,及时发现并预防安全事故。
质量控制优化:数字化技术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精准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环保与节能:智慧工地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考核维度:
随着前沿技术的发展,施工管理领域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通过融合虚拟建造与实体建造的“两条线共管”模式,作为项目管理者,正在探索如何将传统技术利用多个高科技工具与数字项目管理平台相结合,以解决传统项目管理中的痛点,实现减本增效的目标。
3.作品要求:
作品需包括项目业务研究、需求及业务场景难关痛点分析、具体实施应用方案、验证应用案例、总结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六、竞赛内容及考核标准
命题A:建筑物联网的创新与设计
1.内容要求
寻找施工、运维阶段真实痛点,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设计AIoT产品,重点考虑传感器之间的联动、传感器与业务流程的结合、数据的挖掘与分析,特别是产品对整体流程的优化及其能产生的价值。聚焦在降本增效、提升质量、降低隐患这三个维度。
2.评分规则
(1)业务场景还原(占比10%)
场景还原,逻辑是否清晰、内容是否真实且完整。
(2)问题描述(占比15%)
逻辑是否清晰、问题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完整。
(3)解决方案(占比30%)
是否具备实用性、合理性、创新性。
(4)产品设计(占比25%)
是否具有创新性、IoT应用逻辑是否正确、是否使用AI、IoT与AI联动技术。
(5)人工智能物联网产品展示(占比20%)
所有传感器和视频监控模块均能正常启动和运行,无故障 。
3.案例说明
物资管理中的车辆进出场管理:车辆进出场时间漏记、错记;车辆称重时车轮没有完整压在地板上导致重量不准确;磅房管理人员计算错误等问题。
避免车辆进出场时间错记漏记使用视频监控OCR识别;避免车辆称重不规范使用红外对射IoT设备;避免计算错误使用OCR识别自动提取数量等。
设计车辆进出场IoT&AI产品,包含视频监控、红外对射、步进电机、地磅、OCR识别算法(识别车牌、识别料单)。IoT与AI的使用顺序、逻辑、产生数据等。
根据产品设计使用Python编程,按照设计的逻辑实现对IoT与AI的驱动。可以直接在实训台上编程,也可以将编好的程序导入实训台。
 
命题B:智慧工地数字化的集成与应用
1.内容要求
详细梳理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项目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分析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需求,识别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痛点;研究数字项目管理平台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解决传统痛点方面的潜在价值;探讨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评分规则
(1)业务与难关痛点分析的准确性(占比10%)
对传统项目管理业务的分析是否合理,难关痛点是否真实存在。
(2)技术实施方案的完整性与可落地性(占比25%)
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清晰并可落地实现。
(3)验证案例与验证过程的完整度(占比35%)
给出的验证案例资料与项目背景是否完整,在数字项目管理平台上的项目模型、进度计划、场地布置等数字建筑管理内容是否完整与合理;验证过程是否与方案一致,得到成果是否完整准确。
(4)技术实施方案价值(占比30%)
对比传统管理模式,该创新应用方案各维度提升率与对项目管理带来的价值大小。
 
七、参赛作品要求
命题A:建筑物联网的创新与设计


命题B:智慧工地数字化的集成与应用

 
八、作品版权要求
(一)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二)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学生原创,并提供原创承诺书,作品中非原创素材、内容应注明来源、出处;
(三)参赛队伍提供源码及工程文件,获奖作品知识产权与企业共有。
 
九、大赛官方联系方式
(1)广联达专题竞赛QQ答疑交流群:


(2)大赛官网: https://scm.glodonedu.com/introduce
(3)作品提交邮箱: znjzglodon@163.com
 
十、相关附件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请仔细看正文,正文里有报名办法,或者报名官网。
    暂时没有组队需求,您可以发起新的组队。
标题
需求人才
联系方式
团队介绍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975759262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1002058252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6332232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1012935118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722247958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11536517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887879090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884232351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828150253

最新评论

本月同类热门 · · · · · · ( 更多 )

热门英语竞赛 · · · · · · ( 更多 )

全站热门信息 · · · · · · ( 更多 )

比赛经验交流 · · · · · · (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