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长春】第九届高校教师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 线上...
大赛名称:2017年第三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8月 【官方宣讲会信息】 主讲人: 戴茗(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执行秘书长) 内容概要: 1、大赛介绍 2、参赛和申报讲解 3、参赛者收益和获奖解读 4、互动答疑 平台支持: 我爱竞赛网、青蓝讲堂 时间: 5月25日14:00 讲座报名: 关注“青蓝讲堂”公众号(qlclass),回复“移动互联”即可获取听课地址和听课密码。 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通信学会、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家级赛事。 2015年11月成功举办首届大赛,并取得丰硕成果: IBM中国研究院为大赛学生提供了实习就业机会,IBM SmartCamp为大赛中的“趣舍”、“方舟万宝可穿戴设备系统”、“幼儿云”三个项目提供一年2.4万美元的免费云服务资源;麟玺创投、前海凤凰谷都宣布投资“摄汇主义O2O摄影项目”,并宣布对“那位app”的投资意向;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不离”APP获得Pre-angel 特别奖及现场投资。“果仁宝”项目获得高榕资本的投资、“趣舍”获得中科乐创的投资、“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系统”获得汉能集团的跟进及前海凤凰谷的投资;“英卓墨武士智能车载”获得汉能集团的跟进;此外,“天天农庄”、“我是翻译”项目宣布入驻创业公社,研鸿车联网项目、多点触控智能显示屏项目宣布入驻房山良乡高教园区。 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的宗旨是提高全民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以“互联网+”思维促进创新产品的市场转化;特点是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产业优势,前期搭建校企合作、互相交流的平台,后期更加注重大赛成果的落地和转化。 参赛内容: 1.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芯片、移动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2.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及市场化; 3.移动互联网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应用; 4.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约车、租房、支付等分享经济的新业务; 5.移动互联网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公安、司法等便民服务; 6.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生产指导、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7.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网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参赛权益: 1、大赛获奖团队可以免费入住“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园”(详情点击) 2、联通WO+能力开放平台:为大赛参赛选手免费提供:LBS定位能力,二维码能力,模板短信,长短地址转换能力,获奖优秀项目有机会获得联通创投投资并与联通合作机会。 3、快法务:为大赛优胜者提供创业法律服务包5份(每份1万元),创业法律服务包包括:注册公司一份;公司虚拟注册地址一年;合伙协议一份;小规模代理记账一年;商标注册一类;软件注册权登记一份;社保公积金代缴一份(20人次)。 4、云服务:百度提供免费云服务支持,并提供百度合作机会。 5.金百泽集团为大赛获奖优秀项目(有需求的硬件产品项目)提供价值10万元的产品孵化礼包,包括PCB设计,PCB打样,PCB组装及检测,以及DFM、DFR等产品咨询服务。 6.大赛优秀项目可获得中关村智造大街云创硬见免费展示和推广服务。 7、创业训练营:有创业意愿的参赛者可以免费参加一天的创业训练营项目辅导。 8、创业导师面对面辅导:参加现场决赛的参赛者可以获得创业导师的辅导。 后续服务: 为大赛获奖项目提供场地入驻,满足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各种办公场地; 为参赛团队寻找投资 帮助创业团队渡过Z艰难的初创阶段 帮助大赛优秀项目申请各类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政策,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业能力 帮助企业得到税收减免,贴息、补息,促进成熟技术成功产业化,树立企业品牌,利于企业培养人才 为参赛团队提供各类培训 为创业者寻找优质合作伙伴 为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为创业团队提供供应链及市场推广 大赛进程: 1.大赛报名(2017年3月-8月): 参赛个人和单位可以通过大赛官网http://dasai.cemd.org.cn注册并填写报名信息及申报材料。 大赛报名时间、申报材料、比赛程序、奖项设置、评奖规则、参赛者权益、决赛要求及其他事项详见官网。 2.全国分赛 时间:2017年上半年(3月-9月) 包括:高校组分赛、社会组分赛和行业分赛,在参赛项目集中的城市举行。 3.总决赛 1)全国分赛区获奖选手将参加全国总决赛; 2)大赛官网将在2017年9月30日公布参加总决赛名单; 3)2017年10月12日之前,各参赛队通过大赛官网确认并提交决赛回执; 4)总决赛定于2017年10月底举行,赛期两天(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申报条件: 一、申报条件: 1.参赛项目应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能够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特色; 2.参赛项目能够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进行推广和转化; 3.参赛项目必须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新颖性; 4.参赛项目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市场前景; 5.有融资需求项目的必须填写商业计划书。 二、参赛对象 1.从事移动互联技术与产品开发的企业、科研机构或个人的技术创新项目; 2.各普通高等学校在职教师和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成果。 完成项目的个人或单位均可申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是指参加项目设计制作的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的个人。 奖励设置: 1.各组别作品分设一、二、三等奖。奖项的数量及类别将根据申报情况由大赛组委会确定; 2.奖项的类别按照各组别分别设置。 3.主办单位将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4.对于高校教师与学生共同申报的作品,将分别颁发证书。对于学生获奖者,颁发作品奖证书;对于教师获奖者,颁发教学成果奖证书; 5.除了设置一、二、三等奖之外,还将设置单项奖。 其他事项 1.大赛免收报名费及评审费; 评审标准: 评审过程完全开放,行业专家、投资专家联合把脉,共同评审。高校组与社会组可互相观摩和交流,给参赛选手更多学习提高机会。 一、 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首先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 二、 初评通过的作品将在大赛官网( http://dasai.cemd.org.cn )上公示,并通过大赛官网及邮件发送决赛通知; 三、 通过初赛的作品将在北京进行决赛交流,由参会代表、专家及企业各界代表共同对作品进行评审,Z终评出一、二、三等奖。 四、 参加决赛的选手必须带自己的作品现场进行决赛,进行作品演示及答辩,不得使用视频。(对于软硬件结合的作品,进行现场实操测试;对于纯软件的选手,进行现场编程测试);大赛提供开放的安卓平台,供参赛选手在平台上搭建不同的应用。 申报组别: 一、 根据参赛人员的不同,本次大赛分为高校学生组(含本科生、研究生及高职生)和社会组。 1)学生组:为在校学生作品; 2)社会组:从事移动互联开发的公司或个人(获得A轮或A轮之前投资)包括各地孵化器在孵项目。 二、根据参赛项目的不同,在学生组及社会组之下,分别设置3个不同类别。具体描述如下: 大赛分社会组和高校组,在每个组分三个类别:移动互联科技成果、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和移动互联新业务。其中 第一大组别:移动互联科技成果(技术创新),包括: 1.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芯片、移动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2.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及市场化; 第二大组别: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在行业的应用),包括: 3.移动互联网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应用; 第三大组别:移动互联新业务(商业模式创新),包括: 4.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约车、租房、支付等分享经济的新业务;www.52jingsai.com 5.移动互联网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公安、司法等便民服务; 6.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生产指导、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7.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网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此外,大赛还将根据具体需求开展行业分赛。 作品范围: 大赛分社会组和高校组,在每个组分三个类别:移动互联科技成果、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和移动互联新业务。其中 第一大组别:移动互联科技成果(技术创新),包括: 1.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芯片、移动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2.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及市场化; 第二大组别: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在行业的应用),包括: 3.移动互联网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应用; 第三大组别:移动互联新业务(商业模式创新),包括: 4.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约车、租房、支付等分享经济的新业务; 5.移动互联网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公安、司法等便民服务; 6.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生产指导、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7.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网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此外,大赛还将根据具体需求开展行业分赛。 作品提交: 一、申报材料: 1)团队介绍 2)作品背景 6) 作品的创新点,并应从技术实施上详细阐述 7) 作品新颖性,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 8) 作品的性价比等 二、附件: 1)能够反映作品水平的相关材料电子版(包括专利申请证书、获奖证书等) 2)能够反映团队成员、项目背景、项目进展等基本情况的PPT介绍(供参赛展示、项目路演等使用) 三、视频: 能够反映作品演示情况的视频文件(1-5分钟),应包含作品名称、单位名称(个人申报者直接填写个人姓名)的字幕及相应的作品演示及解说,文件要求为MP4格式 申报材料提交流程: 1、注册/登陆大赛官网,点击“提交作品”进入个人中心完成基本信息、大赛报名、项目材料的填写、提交 2.大赛决赛参赛选手食宿由组委会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决赛通知为准)。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中心 大赛组委会 主 任:陈肇雄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 副主任:闻 库 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 宋 军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部长 衣雪青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执行副主任: 宋 彤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艾 鹏 工信部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中心主任 委 员:张 洋 盛世投资总裁 邹 勇 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处 处长 王巨宏 腾讯集团副总裁 李振宇 百度副总裁 孙宏斌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张英海 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副校长 隆克平 北京科技大学通信与计算机学院院长 朱 晶 同方厚德投资集团合伙人 邵 凌 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蒋 涛 CSDN CEO 王盛林 北京创客空间总经理 张金生 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EO 李 明 联想之星副总裁 桑立华 联通宽带副总经理 刘循序 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CEO 方业昌 慧科教育集团CEO 朱 静 中国酒店科技联盟主席 陈雪涛 麟玺创投合伙人 大赛秘书处 秘 书 长:时 光 执行秘书长:戴 茗 副秘书长:马 彬 赵紫晨 吕家平 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 主 任:陆建华(院士) 副主任:唐雄燕 中国联通集团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 侯士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侯自强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原所长 梅 萌 清华科技园中心主任 委 员: 胡坚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张保英 联通创投副总经理 王志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 孙宏斌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张海霞 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席、北大教授 李 涛 百度开发者中心负责人 邓永强 清华校友会、厚德创新谷创始人 郎春晖 创新工场合伙人,副总裁 王 霞 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 秘书长 赵 晨 PNP中国首席代表 李卓桓 PNP合伙人 刘环宇 百度百众副总裁 刘朝晨 北京信中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杨世毅 京东金融副总裁 陈 炜 ARM公司 陈立志 盛世投资合伙人 支持媒体:我爱竞赛网 https://www.52jingsai.com 联系主办方: 大赛官网:http://dasai.cemd.org.cn 联系电话:010-68207387/88 大赛咨询QQ群:568102797(进群请备注:参加比赛,我爱竞赛网推荐) 联系邮箱:dasai@cemd.org.cn 【官方宣讲会信息】 主讲人: 戴茗(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执行秘书长) 内容概要: 1、大赛介绍 2、参赛和申报讲解 3、参赛者收益和获奖解读 4、互动答疑 平台支持: 我爱竞赛网、青蓝讲堂 时间: 5月25日14:00 讲座报名: 关注“青蓝讲堂”公众号(qlclass),回复“移动互联”即可获取听课地址和听课密码。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1047989685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657101644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35768415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933081808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920904586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58804361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1141364166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203460456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950297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