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赛名称: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 成果提交截止时间:2018年8月31日24:00
一、活动简介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村落的传统组织构造和文明形态不断受到挑战,乡村社会结构面临着失序和解体,乡土文化面临着断裂与传承的危及。面对现代化力量,传统村落也彰显出多元的反应方式。保护传统村落,保持文化多样性,守住乡土记忆,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具体行动。 2012年以来,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四批传统村落名录,旨在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力量保护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资金帮扶,更需要在我们在了解传统村落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到恰当的保护途径。 在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118)的支持下,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起了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在延续上两届活动要旨的基础上,更加聚焦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转型发展。中国传统村落的转型不仅包括物理形态、空间、组织、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结构转型,同时也离不开“人”的转型。当前的中国乡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多元、复杂和开放,村民与村落的关系构成了乡村变迁的中轴。因此,本次调研大赛的活动主题突出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鼓励参赛者回归故乡,关注乡村中的人,从多元视角、聚焦主题内涵,提出落地的发展方案,真正走入村落的核心,在调查中深刻体会中国乡土文化之魂,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社会认知。同时,借助大学生群体的力量获取深入的传统村落调查资料,丰富传统村落分类数据库。在了解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关系,发展与利用村落景观与文化习俗,探寻传统村落的多元保护和利用之道。
二、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主题为“发现传统村落” 参赛作品可围绕村落中的“人、事、物”选择(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村落·
记忆· 口述史 2、家乡. 家族. 家传 3、乡贤· 精英· 创客 4、流失. 留守.
回归 5、宗教· 节庆·
仪式 6、村落女性的命运变迁 7、传统村落中的年青人 8、挖掘传统工艺,寻访非遗传承人 9、民族语言的存续 10、生计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11、传统村落与城镇化 12、村落的“环境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13、村规民约与村庄治理 14、乡村自组织与合作社
三、参赛对象 全国在校大学生(包括全国本、硕、博在读学生)
四、参赛要求与参赛方式 4.1
提交成果要求 提交成果包含四部分内容:主题调研报告,村落档案,系列照片及辅助材料。调研报告突出学术性,调研材料需真实,调研人物要鲜活。具体要求为: 1)主题调研报告 紧扣所选主题撰写调研报告,内容包括四部分:选题背景(主题解读)、正文分析、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案、调查感悟(模板见附件1),调研报告需对所选传统村落围绕所选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保护与利用方案,做到资料翔实、逻辑清晰,不可大段引用网络资料或他人研究成果(合理引用需做引文标注),字数不少于7000字; 2)村落档案 对所选传统村落(村落数量不限)进行基础数据材料收集,认真完成《传统村落信息调查登记表》,为传统村落建档(模板见附件2); 3)系列照片 一组不少于20张的自摄照片,内容包括村落全貌、村落不同角度的景象、主要街巷、公共空间、特色景观、典型建筑、代表性人物、特色民俗场景等,照片以“村落名称+所拍摄内容+拍摄者”命名,如“A村-村落全貌-张三摄”; 4)辅助材料 基于自选主题的微信h5页面、微电影、3D模型或绘画(四选一)。 4.2
成果说明 1)所选传统村落需为进入国家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公布的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目前共四批)的村落,鼓励选择西南五省区(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参赛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挪用; 2)参加过本大赛的团队/成员需提交新的参赛成果,不得沿用上一届作品。 3)所提交照片分辨率不低于640×480,单张大小不超过10M; 4)不得一稿多投;本次大赛评奖结果公布前,参赛作品不得作其他用途; 5)所提交成果知识产权默认归主办方所有; 6)本次大赛章程及一切事宜Z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未尽事宜请作咨询。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获奖证书、奖金10,000元; 二等奖2名,获奖证书、奖金5,000元; 三等奖3名,获奖证书、奖金2,000元; 优秀奖5名,获奖证书、奖金1,000元。
六、参赛方式 参赛者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 参赛者以电子版形式提交成果,所有成果打包发送至组委会邮箱ctcl2018@163.com; 报名邮件主题格式:
第三届“发现传统村落”调查大赛+村落名称+参赛者个人/团队名称; 成果提交截止时间:2018年8月31日24:00 更多详细事宜,欢迎垂询本次大赛联系人:阿荣娜(电话:13926042023,邮箱:arona2023@foxmail.com);庞兆玲(电话:15626907718,邮箱:595529073@qq.com)。 传统村落调研大赛QQ群:80120627。 
七、评奖规则 7.1
评奖规则 1)本次大赛评奖委员会将由5名国内知名学者组成,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具体评奖委员名单将与获奖名单一同公布; 2)由评奖委员会对所提交参赛作品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调研报告、村落档案、系列照片以及辅助材料分别占评分比重的40分、10分、20分、30分。 7.2
评分要点: 1)调研报告主要针对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资料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性、方案的可行性和针对性等方面评价; 2)村落档案主要针对表格的完整性、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评价; 3)系列照片主要针对照片内容的全面性、美观与否、照片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评价; 4)辅助材料主要针对作品的创新性、与主题的相关性等方面评价。
八、获奖结果公布 获奖结果将于2018年10月1日前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网站、“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公众号、“逸仙旅研”公众号同时公布。 主办方将电话通知获奖团队参加颁奖仪式,故请务必在调研报告中填写准确的团队联系人通讯方式。(注:获奖队伍不能参加传统村落调研大赛颁奖仪式则视为弃权。)
传统村落信息调查登记表.docx 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报告.docx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报名联系方式: 发送至组委会邮箱ctcl201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