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新闻作品大赛 网络投稿截止时间:2018 年 10 月 25 日晚 24
点 一、大赛主题 “改革开放四十载 携手助力新时代” 二、参赛对象 各高校大学生 三、大赛时间及程序 1.2018 年 10 月 25 日晚 24 点截至网络投稿。 2.2018 年 10 月 26 日至 11 月 4 日审稿。 四、参赛要求 (1)有刊号、公开发行的报纸、时政类期刊,包括院刊、校刊; (2)经正式批准的广播电台(站)、电视台; (3)经正式批准的新闻网站; (4)经正式批准的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 注:①若是实习期内的作品且有专业人士指点的需注明情况。 ②为确定作品发表时间,请投稿时附上稿件发表单位和日期的截图或复印件。 2.未经刊发的原创优秀新闻作品(包括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及新闻图片等)。 3.所有参赛作品如有老师指导,须注明;若是实习期内的作品且有专业人士指点的亦需注明情况。 4.参赛新闻作品必须确保真实、准确,严禁抄袭、虚构,问责自负。 5.大赛实行网上投稿。 6.参赛作品须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相关,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方面题材进行创作。 7.作品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向上,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习俗。 8.已在各级、各类媒体正式发表的作品,请投稿时附上稿件发表的报刊或网络页面截图清晰电子版及网络链接。 五、参赛作品说明 参赛作品分为:图文类作品,音视频类作品,新媒体类作品。 参赛作品均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并连同电子版参赛申请表(联合署名的新闻作品需在报名表中进行说明)统一发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作品命名方式为:作品类别+作品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部门。 每人所交作品总数不得超过三件,同类作品不超过一件。 各类参赛作品对应邮箱如下: 文字类作品发送到: 图片类作品发送到: 视频类发送到: 音频类发送到: (一)图文类作品 1.文字类作品 (1)体裁包括消息、评论、通讯。 作品要求统一选用 doc、docx 格式发送,标题为黑体小三号字,正文统一为仿宋小四号字,1.5倍行距,邮件以“文字类作品类别+文字类作品+姓名+学校”的格式命名,不符合要求取消参评资格。 (2)发表过的各类文字稿件需标明作品发表的形式及发表媒体(报纸、期刊、网络)并以附件的形式附相关证明 附件名为“作品名+附件”。 (3)消息类作品 要求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文字消息作品应有规范电头。 (4)评论类作品 要求观点鲜明,论点正确、有新意,论据准确,论述精辟,论证有力。网络评论要求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 (5)通讯类作品(含特写类、专访类、深度报道类、专题类等作品) 要求主题鲜明,选材典型,事实准确,结构合理,语言生动,评议、刻画到位,感染力强。 2. 新闻摄影作品(图片类作品) (1)此类作品分为“新闻”摄影作品和图片新闻,其中图片新闻要求新闻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邮件以“新闻摄影类+姓名+学校”的格式命名,不符合要求取消参评资格。 (2)新闻摄影格式要求如下: ① 所有作品应以 PPT 的形式制作。 ② 每页一张图片并在图片下方加注 200 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③ 其中,字体为黑体,字体大小 20,字体颜色为白色。幻灯片背景为黑色纯色填充。 ④ PPT 中所有图片应压缩至屏幕150ppi,但所有作品应保留原始文件以备查证。 ⑤ 参赛者还需发送未经处理的原图片用于查证和作品展出,每组作品一个文件夹,以作品名字命名。 (3)新闻摄影类作品:要求新闻性强,现场抓拍,表现力强,标题准确,文字说明新闻要素完整,文字简洁。 (4)联合署名的新闻作品需在报名表中进行说明。 不符合上述参赛要求的参赛作品,评委将酌情扣分或取消参赛资格。 (二)音视频类作品 1.视频类作品 (1)消息类: ① 内容应具备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 ② 短消息类时长不得超过两分钟,长消息类不得超过四分钟。 (2)评论类: 对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社会现象等进行事实分析和说理。 (3)专题类: ① 应从不同角度报道、分析同一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社会现象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 ② 包括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新闻特写、新闻综述等。 (4)访谈类: ① 主持人与嘉宾就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讨论的谈话作品和新闻人物访谈作品; ② 要求主持人与嘉宾现场交流谈话占整个作品时长不少于2/3。 (5)直播: ① 与重大新闻事件或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同步采集现场信号并播出,集现场报道、背景介绍与事态分析等于一体的新闻作品; ② 如参赛者具有自己的直播平台需进行注明。 (6)作品格式统一为: Z低分辨率:1280×720,码率>4M 画面比率:16:9 帧率:25 字幕:简体中文 MP4 格式数据; 2.音频类作品 (1)体裁包括消息、专题、评论、纪录片和动漫新闻。 (2)作品要求: 统一以 MP3 格式发送,每份时长不超过 15 分钟; 此类作品中,署名的作者应为新闻作品的前期策划者、制作者及版权所有者,邮件以“视频(音频、动漫)类+姓名+学校”的格式命名,不符合要求取消参评资格。 (三)新媒体作品 1.要求推送、H5 作品提交链接或者二维码,邮件以“新媒体类作品+姓名+学校”的格式命名,不符合要求取消参评资格。 2.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要求有新闻性,主题鲜明,内容积极,不涉及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2)要求主题得当,特色鲜明;容量大、采集广、更新及时;交互性强、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页面结构清晰、逻辑分明、布局合理,页面设计新颖美观,富有特色,达到形式、内容与主题思想的完美统一。 (3)所有作品均要求为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抄袭行为,将取消参赛选手参赛资格,作品视为无效。图片文字必须均为原创(不可以使用网络图片),文字部分如有引用参考必须在作品说明中注明。 (4) 每个参赛作品的设计制作团队人数≤3 人。 (5)H5 作品页数不少于 8 页。 (6)每件参赛作品均须配作品说明(包括发表时间、发表媒体、作者中是否有媒体专业记者,统一选用 doc、docx 格式发送,标题为黑体小三号字,正文统一为仿宋小四号字,1.5倍行距),并与参赛作品一并提交。 (7)参赛作品均须留原始素材备查。 此类作品中,邮件以“新媒体类+姓名+学校”的格式命名,不符合要求取消参评资格。 六、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每类作品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大赛组委会将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参赛者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设置优秀指导老师奖,对于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此外大赛设优秀奖若干,参赛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项Z终数量和奖金金额将根据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进行适当调整。 此外,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新闻作品大赛另设优秀组织奖 5个,届时将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参与积极、组织规范的学校、院系或校园媒体。 七、特别说明 1、欢迎各高校、校媒推荐优秀学生记者参与评比。 2、若需了解更多大赛相关事宜,可关注大赛官方微博@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官方微信“红枫大学生记者节”,相关讯息会及时发布。 3、通联地址: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红枫大学生记者节组委会 邮编:410082 电话:0731-88821925 4、若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本活动延期停办,本组委会将予以告知并尽快处理。 5、本次活动Z终解释权归本组委会所有。 报名联系方式: 文字类作品发送到: stureporterwz@126.com 图片类作品发送到: stureportertp@126.com 视频类发送到: stureportersp@126.com 音频类发送到: stureporteryp@126.com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615960892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657101644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35768415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815736525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1090383795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58804361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1141364166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593694781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809069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