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全国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案例大赛 案例提交时间:参赛团队须在2019年3月15日24:00之前
“全国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案例大赛”是由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School of Internet
Finance)主办,浙大泰然互联网金融教育基金资助,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和实务界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领域的高水平案例竞赛。
为建立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的高质量案例库,促进高校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领域教学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和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的发展,继成功举办两届案例大赛后,本着竞争、合作、开放、创新的精神,将再次举办第三届全国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案例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须知 1. 参赛对象:全国高校的教师、学生和实务界人士 2.
参赛形式: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形式每支队伍至多4人) 3.
比赛规则:参赛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案例报告。大赛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委认真评审参赛案例报告。优秀作品将入选案例库。专家将从优秀作品中选出可进入现场答辩的作品。现场答辩要求采用PPT形式对案例展开分析,并现场回答专家提问。 4.
费用报销:大赛办公室为进入答辩环节的参赛者提供来杭往返车票及住宿费用的报销,其中团队参赛者限额2人。报销标准参见“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差旅费管理规定”。
二、赛制赛程 大赛分为案例提交、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1.
案例提交 参赛团队须在2019年3月15日24:00之前将“第三届全国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案例大赛参赛表”(见附件)和“案例报告”发送至:0918686@zju.edu.cn。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团队名称+所在单位。 2.
专家评审 2019年3月15日—4月15日(待定),大赛办公室整理选手案例报告,并交由评委评审。大赛办公室将于2019年4月19日(待定)公布入选案例库的作品和进入现场答辩环节的选手名单。 3.
现场答辩 2019年5月3日(待定)进行现场答辩,公布比赛结果并进行颁奖。
三、案例范围与格式要求 1.
选题范围:互联网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电商小贷、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量化投资、区块链、比特币以及其他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相关案例。 2.
案例格式:提交的案例应为PDF文件,字数不少于2000字。内容遵守知识产权法,格式符合案例撰写规范。案例的内容应包括:中文标题、作者、内容提要(约300汉字符)、关键词(3—5个)、正文、以及英文摘要。请参考《经济研究》体例写作,详细内容见《经济研究》官网http://www.erj.cn/cn/default.aspx。 3.
实地调研:鼓励参赛者围绕选题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等方式系统地收集相关问题的一手资料,为分析问题、撰写案例报告奠定基础。 4.
其他要求:参赛作品要求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选题角度应具有开创性,理论和模型分析准确,数据资料确凿可信,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论证顺畅、结论具有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四、奖励设置 大赛将邀请权威专家担任评审和答辩专家。经过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Z终评选出优胜团队。凡通过第一环节的个人或团队,作品入选案例库,并颁发1,000元奖金和荣誉证书。现场答辩环节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相应奖励: 一等奖1名,每队奖励人民币8,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每队奖励人民币6,0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3名,每队奖励人民币4,0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每队奖励人民币2,000元+荣誉证书。 注:现场答辩环节获奖的个人或队伍不重复领取入选案例库环节奖金。
五、联系方式 大赛办公室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经济学院407室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571-87951917 邮箱:0918686@zju.edu.cn 大赛相关信息由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分院官网和官微同步发布,欢迎关注! 官网:www.sif.zju.edu.cn 官微:SIF_ZJU

第三届全国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案例大赛参赛表.docx.docx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