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 项目征集时间:1月23日--8月31日
一、大赛主题 未来已来,5G赋能数字化浪潮
二、大赛背景 随着5G商用脚步越来越近,迫切需要挖掘能够体现5G能力、在商用初期可投入应用的创新业务,助力5G商用。为推动5G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2020(5G)推进组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本次大赛的主题是“未来已来,5G赋能数字化浪潮”,旨在向全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征集5G应用,发挥行业的需求引领作用,发掘企业及个人的创新设计,集思广益,力争孵化一批5G特色应用,为5G规模试验和商用奠定基础。大赛设置10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并设置Z佳组织奖、Z佳人气奖、Z佳功能设计奖、Z佳商业价值奖、Z佳社会效益奖等特色奖项。大赛获奖项目择优作为申报国家项目的推荐课题,同时,组委会将积极推动参赛项目与本次大赛的项目孵化单位等合作,进行产业化孵化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MT-2020(5G)推进组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协办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 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TD产业联盟 支持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联想创投集团 项目孵化合作单位: 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 中国电信5G创新中心 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 华为无线应用场景实验室 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 海尔创客实验室 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四、参赛资格 1.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事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行业组织,团队或个人; 2.参赛单位注册时间不少于1年; 3.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知识产权纠纷; 4.
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无不良记录。
五、参赛报名 1.
注册报名和项目提交方式将在IMT-2020(5G)推进组网站(http://www.imt-2020.cn)公布。 2.要求完整、准确、真实地填报参赛相关信息; 3.采取自愿报名、公开竞赛的方式,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
六、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 大赛拟设置10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并设置Z佳组织奖、Z佳人气奖、Z佳功能设计奖、Z佳商业价值奖、Z佳社会效益奖等特色奖项。 大赛为获奖的单位、团队或个人颁发荣誉证书,不设现金奖励。 大赛获奖项目择优作为申报国家项目的推荐课题。组委会将积极推动参赛项目与大赛项目孵化单位等开展合作,进行产业化孵化。 获奖结果将在大赛官方网站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获奖名单、项目简介,公示期为7天。
七、赛程安排 
八、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大赛经费由主办单位提供,不接受任何商业赞助。 大赛经费全部用于大赛的宣传、组织、管理、评审、奖项及其他相关支出。
九、知识产权保护 参赛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参赛法人单位、团队或个人所有。 参赛项目依法享有知识产权保护,大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秘书处等对所接触的参赛作品负有保密义务。 组委会不负责参赛项目涉及知识产权争议的相关事宜。
十、纪律与处罚 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应严格遵守大赛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若出现违反大赛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行为,按照大赛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大赛主办单位、组委会、专家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和秘书处等应严格遵守大赛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十一、评审说明 本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旨在进一步推进5G商业化进程,挖掘5G龙头应用,重点支持一批能拉动5G应用产业链发展的项目。 参赛项目的评分将主要考察项目的成熟度、实用性、商用前途以及社会效应。
十二、评分参考标准
一级指标及权重 |
二级指标 |
二级权重 |
指标描述 |
产品功能性(30%) |
创意性 |
30% |
项目的新颖性,产品设计的独特性、创造性。 |
项目方案 |
70% |
项目技术深度、复杂度、合理性、先进性以及其在市场中的领先程度。 |
实用性(20%) |
实用性 |
100% |
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可靠性 |
商业性(40%) |
市场分析和需求分析 |
40% |
1. 市场容量和趋势 2. 市场需求、接受程度分析 3. 规模化生产可行性(原材料市场、工艺设备、人力资源等) |
竞争分析和商业模式 |
30% |
1. 市场定位 2. 现有以及潜在竞争者对标分析 3. 替代品竞争分析 4. 产品的获利方式、未来定位和发展规划 5. 市场开发策略、份额预期 |
产业联动效应 |
30% |
1. 产品规模化生产后对产业链的影响 2. 对所应用的行业发展的影响 3. 对技术发展的预期影响 |
社会效益(10%) |
社会效益 |
100% |
对社会服务、文化、民生等的贡献和价值 | 大赛报名官网:http://www.imt-2020.org.cn:90/HomePage.aspx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