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长春】第九届高校教师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 线上...
为了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促进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从 2014 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至今已是第五届。 本届竞赛由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欢迎广大生物医学工程和相关专业的同学积极报名参加。 竞赛宗旨 竞赛以“学以致用,产学结合,以赛促学”为指导思想,旨在鼓励大学生在医疗健康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技术。 通过竞赛使学生们充分接触业界先进的技术,了解业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在参赛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科研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成为产业界卓越工程师打下良好基础。 参赛对象、内容及要求 1、参赛资格与组队形式: 在校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且在全国决赛终审时未发生学历改变的,均可组队参赛(决赛时已毕业的学生和博士研究生不能参赛)。每队由 1-3 名学生组成(可有1名指导教师),自由组队,鼓励跨专业组队。 2、竞赛组别与要求: 竞赛分为命题项目组和自选项目组。
自选主题,本科生、研究生均可参赛,报名时需提交参赛作品的原创性或创意性说明。作品选题应该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相关领域,如医学诊断与治疗仪器、移动治疗、可穿戴健康设备、医学信号及图像处理、康复机器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生物医学材料、靶向定位、分子影像技术、生物力学等。 3、参赛作品要求: 总体上具有原创性或创意性,由参赛团队独立完成,Z终至少提交设计报告、作品技术指标(含测试过程与结果)和作品展示(含功能展示和测试过程等的视频材料)三个文件,鼓励提交相关的扩展材料(如产业化计划书等),同时提交学校的推荐参赛表。 (1)命题项目组: 需基于大赛组委会公布的题目及开发平台要求设计作品。Z终作品应包括自行设计制作的软硬件作品实物、设计报告、测试报告和相关展示视频。参加竞赛的队伍,提交预赛作品时,即代表同意将预赛报告和视频向公众共享;如果有保密需要,请在预赛报告首页注明。 (2)自选项目组: 参赛队可以结合高性能模拟芯片、低功耗无线通信及 MCU、嵌入式处理器、DSP 芯片、精密运算放大器、高性能 ADC/DAC、生物医电模拟前端、蓝牙、WIFI 等产品,设计并制作出能够反映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点的参赛作品。Z终作品应包括自行设计制作的软硬件作品实物、设计报告、测试报告、原创性与创意性说明和相关展示视频。参加竞赛的队伍,提交预赛作品时,即代表同意将预赛报告和视频向公众共享;如果有保密需要,请在预赛报告首页注明。 卓越工程师培训 成都市是国家布局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首批医药出口基地”和“国家生物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医药、医疗、医学资源丰富,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电子信息”特色高校,有意识地将电子信息优势学科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并特别注重交叉创新工程师的培养。因此,本次大赛的承办方将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一系列的培训服务,拟邀请生物医学工程相关高校侧重工程化培训的一线教师及行业知名技术总监对入围决赛的队伍进行工程化理念、工程化质量体系 、工程化技术手段、工程化设计、商业计划等专题进行培训。 竞赛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 报名时间:2019年4月1日 - 5月15日 预赛作品提交时间:2019年5月15日-6月15日 预计决赛时间:2019年7月30日-8月1日 会议地点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 参赛费用 报名费:无 开发平台:竞赛组委会将会向各参赛队推荐竞赛平台。 决赛费用:组委会承担每支决赛队不多于2名参赛学生决赛期间的食宿,其他费用自理。 报名方式 所有参赛队在2019年5月15日前登录竞赛官方网http://bmedesign.medmeeting.org/cn的“个人代表注册”入口中进行报名注册。首次访问竞赛网站者需要先创建个人账号,再使用账号登录系统完成报名注册(注册后会有维壹的作品ID号),完善团队信息(含学生证照片)、项目的分类及题目信息等。这些信息在预赛作品提交时间截止之前均可以修改。 提交作品 (1)请登陆会议网站 http://bmedesign.medmeeting.org/cn 的“网上作品提交”入口进行材料的在线提交,不接收电子邮件或纸质投稿,您可以在线了解作品提交程序和细节、在线修改查询提交作品状态及审核流程。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6月15日。 (2)正式提交作品前请再次确认参赛者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参赛题目、类别及指导教师信息。 (3)提交的材料包括项目设计报告、项目技术指标与测试报告、作品展示文件、项目的推荐参赛表(已盖推荐单位章)扫描件、原创与创意性说明(自选组提供)及其他相关材料。除推荐参赛表以外,以上提交的材料中均不能含有参赛队的详细信息(单位、姓名、指导教师等),违规者自动取消评审资格。作品提交格式:word、excel、ppt、mp4;请以压缩包形式上传:总上传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0M,压缩包的文件名格式为“作品ID号--类别--题目”。 (4)凡已在全国性竞赛会议上或全国公开发行的作品上选拔过的作品,一概不予接受。 作品评审 (1)竞赛学术组委会将在2019年6月中旬召开作品评审会,对所有提交作品进行审阅,并决定是否晋级以及具体的交流安排。 (2)秘书处将在6月底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您评审结果。所有被接受的作品将被收录入竞赛网站。 (3)相关信息也可登录http://bmedesign.medmeeting.org/cn 查询。 评审原则 大赛采用评委会评分制,将分为自选项目组和命题项目组两个组别。 自选项目组评审原则包括创新性与实用性、设计的完整性、完成质量(包括设计报告、测试报告与作品展示)等。全本科生参加自选项目组比赛的作品,在质量优良的前提下,酌情加分。 命题项目组评审主要评定作品完成质量(包括设计报告、测试报告与作品展示)。 奖项设置 1.各参赛队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完整的提交材料;大赛组织委员将会根据收到提交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在预赛评审时确定自选项目组和命题项目组的三等奖及入围决赛的队伍。入围决赛的队伍将在全国终审决赛现场作参赛作品的报告和实际演示,Z终分别确定自选项目组和命题项目组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队伍。 具体奖项设置(所有奖金均为税前):
3.各获奖参赛队的获奖证书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放。 4.竞赛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 竞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主办: 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人: 程媛,石爽 电 话: 028-83204117 邮 箱: chengyuan@uestc.edu.cn 其它 本参赛通知的Z终解释权归竞赛组委会。 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组委会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代章)
2019年3月15日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1047989685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657101644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35768415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933081808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920904586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58804361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1141364166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203460456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950297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