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 报名时间:2019年10月27日前提交所有报名资料
活动简介 2019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全民K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首创中传(北京)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承办。
本次大赛将由中国传媒大学牵头,联合相关行业协会以及音乐产业知名、龙头企业共同参与。旨在搭建一个音乐产业业界和广大音乐艺术类高校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全国各大专业音乐学院及各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踊跃参与,促进高校音乐人才创新创意项目的发掘以及高端综合型人才的定制性培养。
同时本次大赛涌现的优秀项目将由国内知名企业及机构发现企业适合本身的项目参与投资,加快创新项目的培养,为“音乐+”新型文化业态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达到服务经济、推动音乐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全民K歌 承办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首创中传(北京)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 支持单位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中国移动咪咕音乐 中国唱片总公司 太平洋影音娱乐集团 国音臻艺文化传媒集团 牛班音乐学校 以及音乐产业龙头企业以及若干基金等
大赛机制 1
初赛 专家通过互联网进行项目初审,音乐传媒组、音乐创意创业组各选择16个优秀项目晋级决赛,音乐新声组选择30个优秀项目晋级决赛。 2
决赛 音乐创意与创业组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现场路演与评审。 音乐传媒组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现场试听评审。 音乐新声组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现场试听评审。
评审标准 「实行评分制,满分 100
分」 1
音乐传媒组 1)原创音乐视频类:组委会将从视频音乐;视频内容;剪辑技术;视频创意性;项目艺术性;视频整体性进行评分。 2)原创音乐类:组委会将从原创音乐;项目艺术性;项目整体性进行评分。 2
音乐创意组 组委会将从现场表现;项目创新性;项目可行性;项目专业性;核心竞争力;社会效益;发展战略;经济效益;团队组建;商业模式进行评分;社会效益进行评分。 3
音乐新声组 组委会将从思想内容,音色音准,节奏吐字,情感技巧等几个方向进行评分。 注:去掉一个Z高分与Z低分,计算平均得分。大赛将邀请国内外行内内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提交的项目进行评选,评选的Z终结果将在颁奖典礼上揭晓
大赛奖励 1
音乐传媒组 决赛Z终成绩取前十六名,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和优秀奖6个将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等。 2
音乐创意创业组 决赛Z终成绩取前十六名,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和优秀奖6个。进入决赛项目将由组委会支持单位、基金会优先提供投资支持,并可申请入孵中国传媒大学孵化器&众创空间-首创中传传媒产业创新中心等。 3
音乐新声组 决赛Z终成绩取各赛道前十名,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和优秀奖3个,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等 4
优秀组织奖 根据各参赛单位赛事组织情况评选若干优秀组织奖,将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5
优秀双创导师 获得等次奖团队负责导师将荣获优秀双创导师奖,将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6
奖励机制 1)音乐传媒组 一等奖:奖品,奖杯和证书; 二等奖:奖品,奖杯和证书; 三等奖:奖杯,证书 优秀奖:证书 2)音乐创意创业组 一等奖:奖品,奖杯和证书; 二等奖:奖品,奖杯和证书; 三等奖:奖杯,证书 优秀奖:证书 3)音乐新声组 一等奖:奖品,奖杯和证书; 二等奖:奖品,奖杯和证书; 三等奖:奖杯,证书 优秀奖:证书
大赛分组及报名 音乐传媒组 参赛作品涵盖全传媒音乐创作领域,旨在推动原创类音乐作品的创作,需具备较好内容及创意,鼓励视听一体的优秀作品。 1
项目分类 原创音乐项目:器乐曲、歌曲等 原创音乐视频项目:创意音乐视频、歌曲或乐曲MV、音乐微电影、多媒体音乐、影视及动漫游戏配乐等 2
参与对象 个人或团队均可报名参加,申报人须必须为本人或团队负责人,无专业限制,但必须申报与传媒相关的项目,音乐视频类作品视频部分需原创,如非原创,需获得使用授权,提供版权所有方的授权证明或声明文件。 3
报名方式 关注“传媒音乐产业”公众号,下载报名表(文末获取),填报成功后,将参赛项目的附件资料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内cuczza@cuc.edu.cn;收到组委会的确认邮件,方为报名成功。(如音乐传媒组有影像资料的作品需提交不少于30秒且不超过5分钟影像视频资料,300M以内,具体格式详见报名材料格式要求) ⚠️音乐传媒组需提交团队照片及视频内容说明PPT
音乐创意创业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后续可通过市场行为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原创音乐商业、服务模式或策划方案,参与项目应以文化艺术资源为核心,具有较好的创意,已经实施或具有可实施性的创业项目,鼓励跨界合作,允许跨校组建团队。 1
项目分类 音乐演艺项目:演艺服务、演出内容创作、音乐节、音乐团体、公共音乐文化服务 音乐教育项目:在线教育、校外教育、其他综合教育 音乐创意设计项目:APP创意设计、原创内容、艺术衍生品、IP
孵化 音乐科技+与AI大数据项目:与影视、游戏、动漫、数字、文化旅游、竞技体育、休闲娱乐、音乐产品交易、VR/AR
体验、文化科技相融合的创业计划 2
参与对象 为了促进在校生与社会文化艺术爱好者的交流,本组允许院校毕业2年内的学生参加。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加,团队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高等学校音乐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可为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自身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
报名方式 关注“传媒音乐产业”公众号,下载报名表(文末获取),填报成功后,将参赛项目的附件资料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内cuczza@cuc.edu.cn;收到组委会的确认邮件,方为报名成功。(如音乐传媒组有影像资料的作品需提交不少于30秒且不超过5分钟影像视频资料,300M以内,具体格式详见报名材料格式要求) ⚠️音乐创意组及音乐创业组需提交团队照片、商业计划书、项目路演PPT,含有广告或表演内容的项目需提供不少于30秒且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资料。(附件资料大于10M请上传网盘后粘贴分享链接至邮件正文)
音乐新声组 参赛选手需要在声音上具有特点,有自己对音乐和声音艺术的表演和理解。 1
项目分类 流行唱法赛道:参赛选手可在全民K歌已发表的歌单通过自己的风格使用气声、柔声、直声、喊声等唱法,来表达音乐的多元化因素;可通过中国元素、古典元素、戏曲元素等加以演绎 民族、美声唱法项目:民族、美声唱法:参赛选手可在全民K歌已发表的歌单通过美声唱法、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
唱法去加以创造,使演唱歌曲能充分的展现出演唱风格及鲜明的名族特色等 朗诵组赛道:参赛选手可在全民K歌已发表的朗诵单里自行选择朗诵曲目加以朗诵。朗诵必须熟练,声音洪亮优美、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诗歌节奏、韵律明显等 2
参与对象 个人或组合(组合成员不超过8人)均可报名参加,申报人须必须为本人或团队负责人,无专业限制,但必须按
照新声组要求形式进行项目报名。分别分为2个组别 , 35岁以下和 35岁以上。参与团队所报项目。 3
报名方式 1)通过下载并打开全民K歌APP或网页端(音乐新声组·独家网络报名平台),首页进入大赛专题页面,根据提示在线填写报名表并提交参赛作品。 2)报名成功后根据APP或网页端指引,将参赛项目的附件资料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内cuczza@cuc.edu.cn;收到组委会的确认邮件,方为报名成功。 注:各高校须审核参与项目资格,大赛组委会拥有参与项目资格复审的Z终解释。
重点来了 报名时间:2019年10月27日前提交所有报名资料
联系方式 组委会官网:musicindustryforum.cn 微信公众号:传媒音乐产业 大赛联系人:张老师、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57499969 官方邮箱:cuczza@cuc.edu.cn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53号楼(100024)
报名材料格式要求 1)文本:word
文件,内容为宋体四号字单倍行距; 2)视频:mp4 或 mov 格式,1920*1080,画面比例 16:9,
作品时长不少于30秒且不超过5分钟; 3)音频:WAV或MP3格式,作品时长不少于30秒且不超过5分钟; 4)宣传品/照片:jpg格式(300dpi)
报名须知 1)报名者一旦正式确认接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组委会邀请,即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撤回已入选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参赛或参展的项目作品。 2)参赛项目所有的报名资料,将由选手授权组委会在全民
K
歌APP或网页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会刊及相关的宣传使用。 3)所有的申请文件将不会返还给报名者,请务必在上传之前做好备份。 4)选送方及团队人员将对所有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和原创性负责,并确保报名表和承诺函中的信息真实有效。 5)项目负责人将对上报项目中所使用的所有素材负责,如由此引发的任何侵权事件发生,组委会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如因参赛项目引起的侵权事件及其他纠纷而给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造成不良影响的,项目负责人应采取一切手段消除影响。
注
⇩ 凡选送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即被视为承认并接受本章程。 本章程的Z终解释权归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组委会所有
附件2:双创大赛章程.pdf 附件3-2019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参赛项目报名表-定稿.docx 附件4-原创作品承诺函.docx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报名联系方式: 关注“传媒音乐产业”公众号,下载报名表(文末获取),填报成功后,将参赛项目的附件资料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内cuczza@cuc.edu.cn;收到组委会的确认邮件,方为报名成功。(如音乐传媒组有影像资料的作品需提交不少于30秒且不超过5分钟影像视频资料,300M以内,具体格式详见报名材料格式要求) ⚠️音乐传媒组需提交团队照片及视频内容说明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