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技能应用大赛 第八届计算机技能应用赛||主办...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4月15日 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Z大的消费和生产国,近百年来自行车作为个人交通工具在国民的社会生活、生产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人们钟爱的生活消费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生活形态的多样化,自行车也朝着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自行车的衍生产品等绿色出行类个人交通工具也开始层出不穷,成为青年人热爱运动、追求时尚、凸显个性的新宠。 在全社会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我们在探索如何更好的使传统制造产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使具有百年历史的老产业重新迸发出创新活力,引领产业的发展。为此,全国自行车工业信息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于2017年起联合举办金辕奖—中国“七立方杯”国际个人交通工具创新设计大赛,今后大赛将逐年举办,旨在推动个人交通工具领域中的新产品创新设计与技术研发,加速个人交通工具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社会创新和技术资源,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协同创新闭环,成为中国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典范,同时也是高校协同创新设计教育模式探索的有效途径。 一、 大赛名称: 金辕奖—首届中国“七立方杯”国际个人交通工具创新设计大赛 “金辕奖”释义:“辕”,中国古代各类车的主要构件,以后引申为车之代名词。 “金”,金点子,寓意Z隹设计。 二、活动时间 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 三、大赛主题 设计当下,骑行天涯 四、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自行车协会、上海工业经济联合会 主办单位:全国自行车工业信息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承办单位:七立方科技园 协办单位:上海二工大柒立方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二工大工业设计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二工大柒立方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太仓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 支持单位: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工业设计协会、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上海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员会、上海轻工协会、上海轻工创意中心、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上海静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智慧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网易、《中国自行车》、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青年报、上海科技报、《消费日报》、《骑行风尚》、我爱竞赛网、设计在线等 法律顾问: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 五、组委会 名誉主任: 马中超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 徐玉芳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 尹邦奇 (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主任) 范圣玺 (全国高校个人交通工具创新设计联盟轮值主席) 主 任: 霍晓云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全国自行车工业信息中心主任) 执行副主任: 陆 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副主任: 朱剑跃、李建强、王日华、周志萍、张展、叶萍、董卫星、陈剑、李文浩、王永健 秘书长: 张展(兼) 执行副秘书长: 朱华炜 副秘书长: 叶波、成晓建、陆继军、国长军、丁旭东、蒋鸣、钱生银、王烨、张洁 秘书处成员: 钱江海、唐文雯、孟雯、闫星、张淑平、吴雨欣、姜芸佳 六、活动安排 1、大赛相关时间安排: 前期筹备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2月14日; 参赛报名及作品征集阶段:2017年2月15日-2017年4月15日; (同步对参赛作品作资格审查即初选) 作品复评时间(按得分高低选定两类入围作品各50件,共100件):2017年4月20日左右; 作品终评时间(分组评审选定共36件获奖作品): 2017年4月28日左右; 颁奖典礼及获奖作品线下展示时间:2017年5月6日-9日 获奖作品线上展示时间:2017年5月9日起通过大赛官网及主办单位官网 2、大赛期间适时组织相关论坛活动,邀请国内外设计界、产业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创新沙龙活动。 3、不定期组织个人交通工具创新设计与户外骑行竞技或街头运动相结合的活动。 4、联合获奖单位通过各大合作媒体进行获奖作品的后续宣传工作,并链接“中国自行车创新研究众创空间”进行获奖作品成果转化。 七、参赛内容 (一)参赛作品类别: (1) 自行车成车 登山车、跑车、旅行车、场地越野车、城市车、家用休闲车、孩童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等 (2) 其它类(包含衍生个人交通工具、个人交通工具周边产品、服务|基础设施) 平衡车(独轮、双轮)、滑板车(电动、非电动)、体感车、轮椅车、轮滑、滑板;置物架、照明、自行车及衍生个人交通工具车用电脑、GPS定位、脉搏监控系统以及骑乘者所使用之配备等;停放设施、交通系统、租赁系统、载运系统等(相关设施和系统等服务|基础设施类参赛作品应包含策划文案即设计说明,以及可实现先进性转化的载体示意图和效果图)。 (二)参赛类别 本次大赛作品分学生组和社会组(含个人交通工具行业企业、专业设计机构、自由设计师)两大类分别进行评选。所有参赛作品需能展现相当程度的创新概念与设计品质,单一参赛组别的参赛作品数没有限制,个人作品及团队作品皆可参赛,团队人数不得超过4位(团队仅可以一位成员代表注册一个报名帐号)。 (三)作品参赛办法、提交方式以及作品提交要求 (1)作品参赛办法、提交方式 b.登录金辕奖-中国“七立方杯” 国际个人交通工具创新设计大赛官方网站(www.777gtw.com)线上参赛报名系统,根据提示完成作品提交,每一件作品提交完成后会生成一个参赛识别码,用以识别具体的参赛作品。此组号码应用于后续所有的联系上。 所有参赛作品均须通过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报名并严格按照步骤要求进行在线作品资料的上传工作。 (2)设计说明相关要求 充分表达作品概念和作品精髓的2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此内文将做为评审阶段参考资料。 (3)每件作品需提交至多两张包含作品名称的效果图。 (4)每件作品还需同时递交标有作品名称和基本外观尺寸图(黑白六面视图,服务|基础设施类参赛作品除外) (5)学生证明(学生组提供) 学生证或应届毕业生毕业证书扫描件。在特殊情况下,参赛者可提供由校方正式出具的在校证明。 备注:以上(2)(3)(4)(5)项 图像格式:JPG格式,精度300dpi 图档大小:不超过5MB 色彩格式: CMYK 除学生证明外,相关版面上不得出现参赛者个人或单位相关信息,否则视为无效作品。参赛作品如获奖,所上传的的相关文字叙述和图文展示会作为金辕奖—首届中国“七立方杯” 国际个人交通工具创新设计大赛活动的线上展览以及得奖作品介绍的基本资料。 (6)展示海报 每件参赛作品需另外提交一份电子版展示海报,并于报名截止日以前完成上传。海报需清楚以设计说明以及图像来展现作品概念,且作品精髓需一目了然。海报中置入参赛者相关资讯(作品参赛识别码、参赛类别、作品主题、设计师/或团队全名、城市、国别、就读院校/在职企业以及电子信箱地址等)。 海报尺寸及图像格式和要求:A2大小竖版海报(420x594mm),JPG格式,精度300dpi,需满足大幅喷绘及印刷需求 字型:Frutiger或其他无饰线字体 图档大小:不超过5MB © www.52jingsai.com (7)大赛特别开设了视频上传环节,鼓励参赛作品在提交图片资料的同时,再以视频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视频时长要求为30秒—1分钟。 (8)参加大赛的设计作品可以但非必要提交1:1的设计模型、功能样机或实物产品。如提交的模型、样机或实物的体积过大,可提交比例缩小的模型或功能样机。此类作品,参赛者同样需要在大赛官网(www.777gtw.com)上报名参赛并递交平面作品,同时在报名截止日前将模型或功能样机邮寄到组委会,作品一旦进入终评环节,可作为评审Z终裁决的重要依据,作品上同样不允许出现任何参赛者个人或单位相关信息。 (9)组委会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777号七立方科技园三楼 /上海市宝山区蕰川路6号智慧湾科创园1号楼3M层22室 电话:021-66183755/021-52280930/13761821812 E-mail:goldenthill777@163.com 大赛官网:www.777gtw.com 微信公众号:jinyuanjiang123 联系人:朱华炜、姜芸佳、孟雯、王烨、赵腾 八、参赛对象 1、国内外各大专院校、中专工业设计系教师和学生; 2、从事本行业的国内外企业; 3、国内外各工业设计公司; 4、对以自行车为主的个人交通工具类产品和周边产品以及配套服务/基础设施设计有兴趣的社会团体与人员。 九、参赛者权利和义务 所有设计必须是原创,凡涉及有抄袭等侵权行为,由参赛单位或个人负全部法律责任,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如巳授奖,均需收回,并予公告,以维护大赛的公正与权威。参赛者一旦递交作品,均视为同意本大赛规则,兑现承诺。 十、知识产权 参赛作品需为参赛者本人之创作,如已申请专利的,其专利权人也必须为参赛者本人。 1、本大赛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及大赛组委会共同所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组委会授权,不得利用大赛进行对外宣传、制作宣传册、广告和媒体。 2、对入围作品,由大赛组委会代为申请相关专利。专利发明人为参赛者本人、所有权归参赛者及大赛组委会共同所有。 3、对于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参赛作品,大赛组委会将(会同发明人共同)组织实施转化和产业化。对成功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的成果,则按照现有国家政策给发明人予以奖励和分配。 4、基于研究及宣传推广之需要,原创者应无条件授权组委会对入选作品之文件、图面、档案进行重制、摄影、出版、著作、公开展示及发行于各类型媒体宣传之权利,不得异议,并应配合提供相关图片与数据。 十一、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奖项共分设计奖(从100件入围作品中Z终评定)、组织奖两大类,相关证书均由主办方加盖公章、编号颁发,网上公布并供查询。 1、 设计奖 (1)自行车成车 © 设计在线.中国 金辕至尊奖:学生组、社会组各1名 ,奖金20000元/名 金辕之星奖:学生组、社会组各1名 ,奖金15000元/名 金辕Z佳商业价值奖:学生组、社会组各1名,奖金10000元/名 金辕Z佳创意概念奖:学生组、社会组各1名,奖金10000元/名 金辕奖:学生组6名、社会组4名,5000元/名 (2)其它类(衍生个人交通工具、周边产品、服务|基础设施) 金辕至尊奖:学生组、社会组各1名 ,奖金20000元/名 金辕之星奖:学生组、社会组各1名 ,奖金15000元/名 金辕Z佳商业价值奖:学生组、社会组各1名,奖金10000元/名 金辕Z佳创意概念奖:学生组、社会组各1名,奖金10000元/名 金辕奖:学生组6名、社会组4名,5000元/名 2、组织奖 (1)同一单位参赛作品达30件以上; (2)各行业协会组织参赛作品达30件以上; 金辕至尊奖、金辕之星奖、金辕Z佳商业价值奖、金辕Z佳创意奖同时颁发奖杯和证书,如获奖作品出自于院校,则指导老师相应的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指导奖证书;金辕奖同时颁发证书;入围奖只授予证书;奖金含税,个人所得税由获奖者按照相关国家或地区规定自行缴纳。组织奖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另行发放奖金,并颁发证书。 十二、评选原则、办法 1、评委组成 (1)大赛评委由组委会聘请有关专家产生,包括国内外行业专家、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授和企业资深专家等组成。为确保评选公正、公平, 评委成员于正式评选前于专家评委库中随机抽取,正式评选前不予公布。 (2)评审专家须回避对本单位参赛作品的评选。 2、评选方法 (1)初评: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进行参赛作品资格审查,并按参赛类别和参赛组别对作品进行分类汇总,进入复评。 (2)复评:由组委会组织评审委员对所有通过资格审查进入复评的作品在线进行评审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评选出入围终评获奖作品。 (3)终评:作品展示现场由专业专家和行业专家,分学生组和社会组对作品进行评审并按标准打分。评审会秘书处现场统计作品得分,并按作品得分多少,评出相关奖项。针对部分争议奖项的Z终裁决,两组评委可交叉议标评审。为确保大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评委将严格按照评选标准评定参赛作品,如未能选定特别匹配对应奖项的优秀作品,部分奖项可能空缺;如出现多件同分优秀作品,组委会将特别增设该等级获奖数量。 3、评选标准 以下标准中(1)-(2)项各占比20%,(3)-(6)项各占比15% (1)创新程度/创造性/市场前瞻性、设计品质 (2)成果转化可行性、商业价值阐释程度 (3)功能性、适用性 (4)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 (5)永续性、通用设计 (6)社会责任、安全性 十三、获奖者服务 1、 颁奖典礼于2017年5月6-9号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2017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举行,金辕奖—首届中国“七立方杯”国际个人交通工具创新设计大赛获奖者之奖金将于颁奖典礼当天发放,所有获奖者将会受邀上台领奖。获奖者由组委会统一安排住宿(除上海当地获奖者外),交通费自理。 2、所有获奖作品将于“2017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期间特别展出,并邀请获奖者、 参展商、行业媒体、知名设计机构参与由大赛组委会共同举办的自行车行业创新高峰论坛。 3、所有的获奖作品都将以1-2张代表性效果图及简短的设计说明发布于大赛官方网站和主办单位官网,也将以图文形式发布于国内外权威行业网站或刊物上。 4、 所有获奖作品收集成册并编印,每位参赛者均可获得一份优秀作品集(上海自取,外地邮寄)。另外,主办单位将分发予国内、外主要以自行车为主的个人交通工具相关企业、媒体与学术单位作为推广之用。 5、大赛组委会将根据自愿原则,联合获奖单位通过各大合作媒体进行获奖作品的后续宣传工作,并链接第三方合作机构进行获奖作品成果转化。 十四、未尽事宜由大赛组委会讨论决定,本大赛Z终解释权归组委会。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1037355132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657101644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35768415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933081808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1090383795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58804361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1141364166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1039436201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950297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