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微软“创新杯”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大赛主题 筑建梦想,成就不凡。
二、活动时间 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
三、参赛对象 陕西高校在籍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组队参加比赛,体现“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 本次大赛不限制总体参赛名额,鼓励学生积极组队参赛。参赛团队成员由不超过3名队员和1名指导老师(也可以没有指导老师)。
四、赛道设置 (一)主赛道 1. 科技创新组。参赛项目具备一定技术创新性和创意新颖性,项目围绕当前主流的科技发展方向,通过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用科技手段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2. 应用创业组。参赛项目注重商业模式和可推广性,通过模式创新带来商业价值,且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 (二)专项赛道 专项赛按行业类别分为大数据组、人工智能组、区块链组、AR/VR组等。专项赛与主赛报名通道一致,报名主赛的团队可以自主选择报名专项赛。专项赛项目独立评审并单设奖项,颁奖与主赛合并举办。
五、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人社厅、省商务厅、西咸新区管委会、共青团陕西省委。 协办单位:陕西省劳动就业服务局、西安市科技局、西咸新区双创办、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陕西微软创新中心。
六、组织机构 大赛成立组委会。组委会主任由省委教育工委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其他主办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大赛组委会在省委教育工委团工委和陕西微软创新中心设立办公室。
七、赛制内容 大赛主赛道采用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阶段赛制,其中初赛、复赛、半决赛均采取线上评审。两个组别通过复赛评审各产生30强,共60支团队晋级半决赛;每组通过半决赛评审各产生16强,共32支团队晋级决赛。决赛采取现场评审,两组分场地进行,各组产生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0个。 大赛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参赛项目创意内容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大赛作品产权归各参赛团队所有。
八、赛程安排 (一)报名、初赛(2018年10月—2019年1月) 团队可在大赛官方网站(https://micshaanxi.com)注册报名并提交《项目计划书》,在初赛截止日期前项目计划书可多次提交,直至合格。团队收到主赛道复赛通知后,可登陆创新杯中国赛区网站进行国赛注册报名(https://imagine.microsoft.com/zh-cn)。 初赛期间举办方将在多所高校陆续开展校园宣讲会、科技体验展、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主题的Hackathon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们双创热情,扩大赛事宣传,提升大赛氛围和办赛效果。 (二)复赛、半决赛(收到复赛通知—2019年3月) 初赛合格的参赛团队在复赛比赛结束之前需提交以下参赛材料:PPT(以项目介绍为主,可在市场分析、商业模式、团队建设、盈利测算等方面加以描述),作品介绍视频(可选项,含对项目的场景讲解、技术架构讲解、项目演示及效果评估等内容;硬件类或实物类作品必须提交),应用程序(软件类需提交),应用程序安装使用说明,所需材料归为一个文件夹打包提交,压缩包总大小不超过1GB。 校园争霸赛是复赛期间在部分高校开展的现场路演比赛活动。现场设定演讲区和项目展示区,参赛选手轮流进行项目路演,导师点评。现场评选出的优胜团队将直接进入大赛半决赛。 (三)决赛(2019年4月) 决赛形式统一为现场项目PPT答辩,采用10+5模式,即参赛选手项目路演10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 (四)颁奖典礼(2019年4月) 颁奖典礼将邀请主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承办单位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出席,邀请高校、企业代表参会。活动包括项目展示、领导讲话、颁奖、合影和专访等环节。
九、奖项设置及其他 (一)大赛共产生一等奖4个,各奖励5000元;二等奖8个,各奖励3000元;三等奖20个,各奖励1000元;优秀组织奖10个,优秀导师奖3个。专项赛道Z终每组产生一个专项奖,奖金由各专项赛赞助商提供并设定金额。 (二)由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向参赛团队系列技能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持,并向符合实习条件的学生提供见习生岗位。 (三)由大赛相关组织单位向有志在省内开展创业活动的优秀获奖团队及选手提供创业辅导、培育孵化、创业贷款和税收优惠等全方位的创业支持服务。 十、有关要求 (一)举办微软“创新杯”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贯彻落实中省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文件精神,促进我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氛围的有力举措,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各项组织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及人员支持,积极号召、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赛。 (二)各高校要结合赛程,切实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报名指导及后续报道等工作,不断扩大活动在青年学生中和社会上的影响,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带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关心、支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 (三)各承办单位要积极做好相关培训指导工作,制定参赛作品管理制度,避免侵权或投诉事件发生。各高校要组建创业辅导教师队伍,积极参加由承办单位组织的专业培训,对参赛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和创业培训。 各高校组织参加大赛期间如有任何疑问,请与大赛组织单位联系。 (1)省教育团工委 联系人及电话:邹阳笛 029-88668859 (2)陕西微软创新中心 联系人及电话:耿邵华 18109270130 电子邮箱:gengshaohua@micshaanxi.com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1047989685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657101644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1135768415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933081808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920904586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1058804361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1141364166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203460456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950297009
|